LTE建网遇中国式选择难题:设备招标被迫推迟
国内红红火火的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遇到了一个关于建网方式的选择难题。
选项一,是在F频段(主要用于室外覆盖)上由TD-SCDMA升级到TD-LTE;选项二也是基于F频段,且与TD-SCDMA共用一个站址,但采用新建的方式组网。
中兴、华为等电信设备厂商倾向于前一个选项——在3G时代,它们一直是TD-SCDMA建网的份额大户,所以选择“升级”的方式就显得顺理成章。而爱立信则态度坚定地选择了第二个选项,即“共站新建”的方案——在过去几年的TD-SCDMA招标建网中,爱立信虽然研发投入不少,但几乎没有拿下什么大单。
对于TD-SCDMA和TD-LTE的主导运营商中国移动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中兴、华为等国内设备厂商曾经帮助中国移动走过了TD-SCDMA建网的艰难时期,如果由这些厂商在原有的站址资源上进行网络升级,过渡到TD-LTE,似乎是对这些厂商最好的鼓励和回报,短期投资也相对较少。
但另一方面,从技术上考虑,TD-SCDMA和TD-LTE是两张完全不同的网络,与“新建”相比,“升级”方案必然会导致网络性能受到原有TD-SCDMA设备性能的制约,采用爱立信提倡的“新建”方案更有利于运营商的长远利益。
设备商格局或将洗牌
究竟是“新建”还是“升级”方案?不仅是电信设备厂商之间,中国移动内部对此也产生了分歧,两种不同的意见各执一词,且至今没能定夺。
建网方式未能确定,导致中国移动新一轮数百亿元的TD-LTE设备招标被推迟。
据了解,在此前13个城市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的基础上,中国移动计划启动新一轮TD-LTE设备招标,建设大约20万个基站,覆盖全国344个城市,其中包括100多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设备招标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这一轮大规模设备招标的结果,将对几大主流电信设备厂商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中兴、华为在此次招标中继续获得较大份额,这两家厂商在LTE市场上地位将更上一层;但如果中国移动采纳爱立信所提倡的“新建”方案,几家主流电信设备厂商在中国LTE市场的竞争恐怕将面临洗牌。
无论是在上一轮TD-LTE设备招标中收获颇丰的中兴、华为,还是所获有限的爱立信、诺西,新一轮的TD-LTE设备招标对于它们来说都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市场的网络升级将会大幅改变目前的产业格局,设备厂商们“失意”或是“得意”,均在此一搏。
在即将到来的TD-LTE大规模商用部署中,中国移动如何去落实?如何多、快、好、省的建设具有领先优势的TD-LTE网络?在F频段上采用新建方案,还是采用升级方案?不同方案的覆盖能力及用户可感知速率如何?制约因素是什么?实际建设难度多大、周期多长、成本高低?
对于TD-LTE网络建设不同方案的投资分析,中兴等厂商认为,在原有TD-SCDMA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升级”的方式过渡到TD-LTE,建网的成本会相对比较低,建网的周期也较短。
但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冯映夺认为,应“综合衡量”各方案的容量、质量、覆盖性能,考虑建设总成本和投资效率。同时,对于不同方案施工周期的考量,应该按照相当规模的典型项目考量“整个建设周期”的时间,包括网络规划、选址、配套、施工、优化、验收整个过程。
建网方案悬而未决
实际上,国内TD-LTE建网不止“F频段由TD-SCDMA升级到TD-LTE(以下简称F升级)”、“F频段新建(以下简称F新建)”这两种方案,还有“F升级+D新建”以及“F新建+D新建”的方案。
不过,电信设备厂商的争论目前只存在于前两者之间,也就是F频段的不同组网方式。而在D频段(全球主流TD-LTE频段,也主要用于室外覆盖)上,各家设备厂商未来都会采用新建的方式,所以这里不赘述。
先从工程建设及投资上,来比较一下前两种方案。中国移动与设备厂商在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的相关测试结果表明,“F升级”需要增加额外的工作,比如,与TD-SCDMA维护优化部门的沟通、协同优化等等,相比而言,“F新建”的工作量略低。(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