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等离子电视缘何淡出历史舞台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2-17 16:35 
核心提示:“没能拉住索尼,是松下乃至整个等离子阵营的一大失误。”前松下等离子面板工厂的一位高管坦陈,凭借索尼当时的号召力和营销能力,只要在上游有机会,一定能够提高等离子电视的市场渗透力。

显像管电视退出市场后,等离子电视将成为下一个黯然退场者。前者驰骋江湖数十年,后者却只在市场上苦苦挣扎了不到10年。

今年3月底以前,松下将结束一切等离子业务——由于去年底就宣布停止生产等离子显示器,因此业界对于松下的这一动向并不感到讶异。但是,不管怎样,“等离子之父”松下的退出,意味着整个等离子产业正在全球走向衰亡。

被液晶无情地挤出市场

根据NPD Group的调查数据,在松下宣布退出等离子业务前期,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下滑了19%,而液晶电视则占据91%的市场份额。

目前,行业内只有长虹和三星两家企业还在零星生产等离子电视。最新的卖场数据表明,等离子电视在2013年的市场份额占比只有1%左右。在这微不足道的等离子电视市场份额中,松下一家又占据了60%以上——可见,松下的退出对于等离子行业来说可谓毁灭性打击。

与上述溃不成军的市场表现截然不同的是,在行业中一直有“内行等离子,外行买液晶”之说。等离子电视的响应速度、色彩表现、层次和灰阶表现都优于液晶电视,这无论是在官方、民间还是媒体的横向比对和测评中,都能够达成一致。

是什么原因导致等离子电视今日之局面?又是谁在最后将等离子电视彻底推出市场?其实,祸根早在它出生时就埋下了。

“只为电视而生”的理念

回想起大约10年前,家电卖场中动辄4、5万一台的42英寸平板电视,清一色都是等离子。虽然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却将“平板电视”这一概念引入市场,也打响了淘汰显像管电视的第一枪。

据原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营业部科长王予翔介绍,由于等离子电视从一开始就是朝着产品应用的方向研发,因此它的显示特性非常符合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主动发光的显示原理决定了等离子电视从画面的层次感到色阶的过渡都很自然,观看时的用眼舒适度甚至还优于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在显示动态图像时会出现边缘发毛、看不清细节的“拖尾”现象,这是受液晶电视发光原理所限,响应时间多在4毫秒以上;而等离子电视采用主动发光原理,响应时间能达到微秒级。

此外,黑色表现、层次感、色彩也是电视机在使用中具有代表性的性能参数,而在这些方面占优的等离子电视亮相市场没多久,就受到来自液晶电视的冲击。

尽管等离子电视出身“根红苗正”,一些效果甚至优于液晶电视,但这项曾经被业内看作“专为下一代电视机而开发”的显示技术却无法避免即将寿终正寝的命运。

一句话,“只为电视而生”的理念让等离子技术尝到了应用单一的苦果。

没能拉住索尼乃一大失误

平板电视时代的特点是上游面板主导整体趋势。由于42英寸以上液晶面板的成品率极低,而等离子电视42英寸以下面板成熟度不高,导致二者曾经以42英寸为界,各自占据半壁江山。

等离子电视市场比拼尺寸的火热场面已成过眼云烟。

在当时看来,似乎唯有“拉帮结派”才能成为打破双方对立僵局的筹码。

悉数当时家电市场的阵营不难看出,TCL、创维、海信等国内家电企业在平板电视领域不具备上游话语权,因此,在没有看清谁将最终胜出前,都是“脚踏两只船”。而外资企业凭借技术实力的优势以及对上游屏幕的控制,开始出现明显分歧。

作为显像管时代的王者,庞大的架构决定了索尼进入平板时代的步伐总是慢对手一拍,但是良好的电路、芯片技术、品牌忠诚度和营销理念,仍使索尼的市场份额不可小觑。凭借与三星合作S-LCD面板工厂,进军平板电视领域不久的索尼尝到了上游液晶屏技术的甜头。

在决定彻底站到液晶阵营之前,索尼一直与松下、日立等等离子电视上游厂商有着密切的合作。

起初,索尼一直从松下面板工厂采购等离子屏幕,但其管理层不甘心只做下游生产厂商,再加上松下屏幕售价较高以及双方在上游合作谈判的失败,导致索尼最终与三星走到了一起——在三星以液晶为主导的发展策略面前,索尼理所当然地也站到液晶阵营。

“没能拉住索尼,是松下乃至整个等离子阵营的一大失误。”前松下等离子面板工厂的一位高管坦陈,凭借索尼当时的号召力和营销能力,只要在上游有机会,一定能够提高等离子电视的市场渗透力。

故步自封成罪魁祸首

与液晶电视一样,等离子电视自打出世起,核心技术便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不过二者的成长阶段却有较大不同:等离子上游技术由松下、先锋、日立、三星与LG严格把控,除了日韩企业外,再无第三方掌握——这在保证上游供应链绝对话语权的同时,也把自己牢牢挡在市场大门外;而液晶电视则不同,由于台湾企业的加入,日韩的寡头垄断被打破。此外,三星、LG的开放策略也直接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合资面板厂商,例如LPL(飞利浦与LG)、S-LCD(索尼与三星)等。(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