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视:交互升级 体验至上
近年来,触控技术日趋火热,触控屏应用已经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逐步延伸到电视领域,开启了智能电视人机交互的新模式。随着电视功能的不断升级,触控、遥控、手势、语音等电视操控方式为消费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多重选择,并形成有效的互补,成为电视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触控电视而言,如何找到其适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厂商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触控电视崭露头角
商用显示、数字家庭等触控市场的发展前景已渐渐明朗起来,触控电视将是彩电市场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上,可触控的电视机让人们眼前一亮。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触控笔记本之后,触摸屏电视成为厂商瞄准的下一蓝海。
TCL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触控产品大多集中在中小尺寸领域,但是随着触控面板技术与应用日趋多元化,触控产品的应用范围将从小尺寸的个人触控产品,渐渐向中大尺寸拓展。在多点触控、大尺寸化与薄型轻量化的基础上,商用显示、数字家庭等触控市场的发展前景已渐渐明朗起来,触控电视将是彩电市场发展的方向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CES上TCL展出了具有触控功能的电视机产品ULTRASURFACE TV和全新带触控功能的iCE SCREEN touch。据TCL相关负责人透露,后期TCL还将推出不同的触控电视产品,在产品功能和应用体验方面也会进一步优化,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事实上,看好触控电视发展前景的不仅仅TCL一家企业,康佳也展示了一款65英寸采用红外定位技术的触控电视产品。此前,康佳曾推出过23英寸的移动终端。此外,松下、LG等外资品牌也将触角延伸至触控电视领域。
康佳多媒体事业部技术副总经理林洪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触控电视主要应用于两个领域,一是小屏电视,相当于大的电脑显示屏,有一定的应用市场;二是作为信息终端传播使用,商用空间比较大。”
TrendForce研究经理邱宇彬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电视产品升级的重点是硬件规格发生变化,然而硬件的提升总有捉襟见肘的一天。未来电视产品的革新势必要与内容整合,触控技术也将跟着这波潮流兴起。这也是为什么品牌厂商率先在触控电视上投入研发资源的主要原因。”
可操作性存隐忧
如果消费者无法真正体验到触控电视操作的简易性与娱乐性,那么触控电视的市场需求将无法提升。
当前触控电视处于产业发展初期,虽然厂商推广热情高涨,但是业界却对触控电视的发展前景存在担忧:电视屏幕越来越大,什么样的触控方式才是最佳解决方案呢?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主任张素兵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触控电视目前比较适合专业用途,比如演示、教学等。家用目前不是很好,消费者还是习惯离开屏幕一段距离,用遥控器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触控电视最大的问题就是可操作性。
TCL上述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以目前液晶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观察,触控技术的状况类似于3D显示技术。如果市场未能推出触控的杀手级应用,那么技术导入产品的难度就会大幅增加。消费者无法真正体验到触控电视操作的简易性与娱乐性,那么触控电视的市场需求将无法提升。而且,随着大量触控终端应用的普及,触控面板产业将‘水涨船高’,这将成为触控电视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正因如此,对于触控电视而言,要想得到大发展,需要解决的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市场问题。如果仅仅定位在商用市场,那么触控电视很难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一样取得大发展。如何才能让消费者买账,这才是触控电视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邱宇彬表示:“触控电视,或者说互动电视在未来的需求一定会出现,只是触控的功能是内建在电视本身,还是通过其他外部的装置,这还存在很大的讨论空间。触控电视真正进入量产、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