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今年移动应用下载将达460亿次 免费应用占89%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9-14 09:30 
核心提示:Gartner分析师还预计,正如免费应用人气度将继续上升一样,低价付费应用出现的频率也将越来越高。据预测,到2016年价格在99美分到2.99美元之间的付费应用在所有付费应用中所占比例将会达到96%。

目前仍由苹果占据主导地位的移动应用市场正在继续迅速增长: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移动应用的总下载量将会达到近460亿次,与2011年的250亿次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倍。在这些下载量中,免费应用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范围内有89%的下载量将来自于免费应用。此外,这种趋势还将对收费应用造成“连锁反应”:有90%的收费应用的价格都将在3美元以下。

这种定价趋势只会变得更加强大。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16年移动应用市场的总下载量将会达到3100亿次,其中93%为免费应用。这些数据意味着,对于那些帮助应用开发者以其他方式将其应用商业化的公司来说,未来这一市场上将出现庞大的机会:不仅仅是通过移动广告的方式来盈利,同时还通过开发应用内购买模式、订阅及其他方法来让用户为随后的内容买单。Gartner预计,到2016年移动应用收入将有41%来自于应用内购买活动。

Gartner分析师还预计,正如免费应用人气度将继续上升一样,低价付费应用出现的频率也将越来越高。据预测,到2016年价格在99美分到2.99美元之间的付费应用在所有付费应用中所占比例将会达到96%。

应用内购买活动的崛起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具备应用内购买功能的应用在2011年所有应用中所占比例仅为5%,所带来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10%;而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16年具备应用内购买功能的应用在所有应用中所占比例将会达到30%,所带来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将会上升至41%。

在哪个移动平台将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问题上,Gartner指出,虽然已经有多个Android应用商店浮出水面(其中人气度最高的可能是谷歌和亚马逊建立的应用商店),而且微软也正在大力推进自己的应用商店(应用数量现在已经达到了10万个),此外RIM等其他公司也在推广自己的应用商店,但“应用商店”这个概念的缔造者苹果仍将继续保持最高的人气度。

但报告同时指出,苹果的人气度正在逐步下降。Gartner预计,今年苹果iOS App Strore在456亿次的移动应用总下载量中将会占到210多亿次,相当于同比增长74%,这意味着其增长率不及应用总下载量的同比增长83%。

Gartner研究主管布莱恩·布劳(Brian Blau)指出:“苹果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其App Store中的应用数量在所有可用的应用数量中所占比例为25%。”但他同时指出,从增长率来看,事实上其他平台上的应用数量的增长速度更快。“在当今涵盖平台拥有者、设备厂商、通信服务提供商及其他希望提供核心移动应用服务之公司的市场上,可用应用数量的增长正在由越来越多的应用商店所推动。这些应用商店在总下载量中所占份额之和将会有所增长,但就应用的整体需求量来看,苹果、谷歌和微软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Gartner还指出,亚马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第三方应用商店如何在这场“游戏”中也扮演着某种角色。亚马逊Appstore和Facebook App Center应用商店都已经成为这一市场的竞争者,而Gartner预计Facebook将会成为平台商店自身的“有力竞争对手”,“原因是其拥有强大的品牌,而且在社交网络和游戏领域中占有领先的地位”。当然,前提是在Facebook在移动应用中整合社交功能以后,人们仍愿意继续使用这些应用;而对目前通过Facebook提供的应用来说,整合社交功能是个前提。

Gartner同时指出,其他独立的Android应用商店也正在崛起,这是为了迎合市场上正版和盗版Android设备的日益增加而出现的一种趋势。Gartner研究主管桑迪·沈(Sandy Shen)指出,这种趋势在中国市场上尤其强大,原因是中国市场上没有Google Play应用商店。他指出:“在中国,独立Android应用商店市场正在繁荣发展,原因是这个市场上没有Google Play应用商店,而应用商店提供的商店则表现疲弱。我们预计,将有更多的独立Android应用商店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目的是加深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以及/或是抓住这个市场增长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