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临夏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执法方式实践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张华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25-04-21 10:49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违法现场存在证据易灭失、不易事后取得等特点,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模式存在取证难、效率低、覆盖面窄、时效性差等问

本文原标题:《科技赋能 智慧执法——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执法方式实践》

2025年3月4日,融合网&呼麦网&耀旅网&都融网小编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首页>要闻动态>部门动态”栏目看到一则标题为《科技赋能 智慧执法——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执法方式实践》的消息,以下为该消息全文——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任务日益繁重。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违法现场存在证据易灭失、不易事后取得等特点,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模式存在取证难、效率低、覆盖面窄、时效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国家省上工作要求,以加强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智慧执法”新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经验做法

1.构建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现环境数据“一网统管”。

——整合数据资源:整合环境监测、环境应急、污染源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系统数据,构建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为执法监管和行政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

——充分利用移动执法APP:充分利用集信息查询、现场检查、笔录制作、证据上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执法APP,实现执法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效率。

2.强化科技手段应用,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推行非现场执法: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对重点排污企业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应用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识别环境风险隐患,助力将环境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源头预防、事前预警。

3.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推行“执法+服务”模式: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守法经营。

——推行环境信用评价: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对环境信用良好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免于现场检查;对实施了违法行为的企业纳入信用记录,联合发改等部门进行联合惩戒。

二、典型案例

案例一:利用无人机巡查,开展大气污染“冬防”

针对冬季全州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复杂形势,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技术手段开展“冬防”执法检查。充分发挥无人机视野开阔、灵活机动、覆盖面广等特点,搭载大倍率变焦相机、红外线摄像相机、多参数大气检测仪等设备,在临夏市及周边联防联控区域开展秸秆垃圾焚烧、烟花爆竹禁放、燃煤火炉使用等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拍摄取证,将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属地进行处理,为打赢大气污染“冬防”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案例二:利用线上检查,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查看某企业在线监测设备数据时发现,该企业在线监测数据波动情况存在异常,执法人员及时交办属地分局进行现场核查。

执法人员根据监控平台提供的线索,对该企业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经查阅该企业在线监测历史数据,COD在线数据2024年7月3日00:00至7月4日08:00出现恒值,显示值为19.42mg/L;7月4日09:00至7月6日09:00上传值为零值,现场检查时尚未补传,也未向州县生态环境部门报备。

执法人员依法立案查处,经查实该企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执法人员利用在线监测数据这一“千里眼”,使企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高效成功办理了一起违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案件。

三、工作成效

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科技赋能、智慧执法”的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环境执法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环境执法效率显著提升。环境违法行为发现率和查处率大幅提高,环境执法成本明显降低。

二是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更加精准、高效,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企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环境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四是法制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守法经营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大幅降低现场检查频次,切实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智慧执法”工作,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深入应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智能化水平,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临夏、筑牢西部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来源:临夏州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年-2024年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