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还有更好的未来吗
2019年3月30日,熊猫直播官网发布公告,宣布熊猫直播正式关站。熊猫直播在公告中表示:“从2015年9月21日熊猫直播进入内测开始,至今已运行1286天。”
而熊猫直播创始人员兼COO陈菊元早已在熊猫直播工作群中宣布,公司无奈决定以遣散员工的方式为熊猫直播画上句号。他发长消息称,在2017年5月获得B轮10亿人民币融资后,至今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在资金缺口无法解决情况下作出了遣散员工的决定。
直播行业朝畸形状态发展
4年前,集众多优势资源于一身的熊猫直播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关注,迅速在业界打响知名度。当时,创始人王思聪亲自参与策划、执行,并邀请娱乐圈诸多大牌明星助阵。很快,熊猫直播便在业内崭露头角,深受电竞爱好者和资本方的一致热捧。
王思聪动用“名人效应”全力推广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玩票”,而是看中直播行业的巨大市场潜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直播市场规模已接近320亿元人民币,2020年,将达到600亿人民币。
然而好景不长,熊猫直播发展一段时间后,不但没有继续扶摇直上,反而在与斗鱼、虎牙等头部玩家的争斗中,逐渐掉队,最终倒掉。
在直播行业里,想要成功并不容易。
“熊猫直播倒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资金链断裂,投资没有跟上。”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邹晓晨直言,直播是典型的高投入“烧钱”的行业,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很难在残酷的互联网竞争中活下去。
在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看来,熊猫直播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整个直播行业都存在问题。他称自2016年以来,大量的直播平台在短期内不断涌现,而事实上,直播行业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平台。“供过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使直播行业开始朝畸形的状态发展。
丁道师告诉记者:“由于直播行业本身只能容纳几家企业活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大多数还在成长中的直播平台均已纷纷倒闭,其他巨头直播平台的表现,也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而熊猫直播无论从注册量,还是用户量来看,从未进入直播行业的一线梯队。它仅依靠王思聪的个人影响力和大主播的光环,才促使其平台获得更多的关注量。”
此外,丁道师还提到熊猫直播本身发展不规范的问题。熊猫直播自成立起,就不断被整改、被约谈,还发生多起主播违规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台的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人,年增长率达到22.6%。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以其传播快、易生产、门槛低等特点,抢夺大量的用户和主播资源,让整个直播行业暗中叫苦。
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CEO张毅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短视频给直播行业带来的冲击非常大,此前围观直播行业的人,很多都已进入短视频行业。这不仅是熊猫直播所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可能还有其他直播平台出现类似的问题。
直播平台要寻求合适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成长史告诉我们,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但很多互联网行业在发展之初红红火火,时间久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成为行业共性的问题时,便会出现各种问题。
法治周末记者获悉,目前,直播行业内仅剩下的巨头玩家们,其发展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据网上公开数据表明,去年映客直播收入为37.29亿元,同比下滑4.9%,全年营收下滑2.1%;天鸽互动在线互动娱乐业务收入也仅为6.34亿元,同比减少25.6%。
针对这一现状,张毅认为,此前直播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用户给主播打赏。“这种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随着很多直播平台上市后,投资方对业绩增长有了更多的追求,为了盈利,主播们开始在用户打赏方面下功夫,其中很难避免不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
一边是找不到良性的盈利模式,一边是主播们因急功近利而曝出各种“丑闻”,直播行业陷入两难境地。在此背景下,随着短视频的飞速崛起,不少主播开始转移阵地,投靠拥有多元化模式的短视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直播行业。
不过,对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的玩家们,显然不甘心就此“束手就擒”。它们在不断改变“玩法”,以“直播+”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如映客先后上线了“种子视频”“老柚直播”“音泡”“不就”“22”等6款有着明确受众的产品;YY上线了“YY借呗”“主播贷”等信贷产品。与此同时,还有如虎牙等直播平台,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相对于直播平台积极尝试新的发展,受访专家则更建议直播平台本身,要不断夯实基础,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开拓盈利模式。
丁道师指出,直播平台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想脱颖而出,有更好、更长远的突破,还需“苦练内功”,在技术、资金、经营等方面发力。首先,要做好产品优化和用户数据匹配,利用大数据来推荐应用;其次,“烧钱”不只是为主播和推广,还要重金打造技术研发;最后,合规经营是直播行业的主要竞争力,坚决不能涉及黄赌毒等违规内容。
“只有把上述的基础性工作做好,直播平台才有条件寻求可持续盈利的方式。”有关具体的盈利模式,丁道师提出了4种:开发广告营销、电子商务、游戏和用户付费。在他看来,直播平台只要坚持在这4种盈利模式内良性运营,就能有机会长久发展。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引流的关键在于主播资源。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熊猫直播发展初期,曾出现多次“巨额抢主播”的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讲,“天价主播”的概念之所以出现,熊猫直播功不可没。
实际上,“天价主播”严重制约了整个直播行业的发展。“直播行业若要健康发展,还要解决‘天价主播’和频繁跳槽挖角的问题。”邹晓晨分析,由于直播是典型以主播和内容为王的行业,为了发展直播平台不得不投入极其高昂的资金来吸引主播,这便会造成其在短时间内难以盈利的情况。不仅如此,直播平台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应付因主播频繁跳槽而带来的各类纠纷,这些都会制约平台的发展。
平台需利用自身优势留住忠实用户
近年来,短视频在与直播行业的竞争中,不断“抢粮、抢钱、抢地盘”。据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抖音和快手的用户活跃数量维持在两亿左右,位居其后的西瓜视频和火山小视频用户活跃数量分别约为6700万和5000万。而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5.01亿人,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超过230亿元。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短视频5亿用户的惊人数据,成就了新的注意力。
尽管直播行业的风头无法与短视频相媲美,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直播行业仍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果断措施,应对短视频的强攻。
对此,丁道师表示,早期PC互联网时代成长的三大长视频巨头——腾讯视频、优酷土豆和爱奇艺至今发展仍很好,并没有因为短视频的兴起而倒下。这说明市场是完全可以同时容纳多种模式发展的。因此,如果直播行业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持续产出符合用户需要的内容,还是能长久发展的。
“直播行业的新机会在于产业互联网直播。如工业、农业生产直播、教育直播等,这些都属于产业互联网直播的范围。”丁道师进一步指出,此前直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唱歌、跳舞来打发时间;第二个阶段通过社交等生活方式来传递信息;第三个阶段则是产业互联网。在前两种模式已经很难留住用户的情况下,传统的产业和直播进行联动,将是直播行业未来发力和发展的一个方向。
邹晓晨则以平台属性的角度,分析直播行业的机会。他表示,短视频更符合互联网快速消费的行业趋势,但它的用户黏性比较低。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一般不会紧密跟随某位主播,而是以随机浏览其推送的内容为主。因此,直播行业在与短视频的竞争当中,要扬长避短,加强内容投入,从而留住资深用户和忠实用户。
“在垂直领域中细分,才能谋求更好发展。”张毅赞同上述观点并补充道,围绕直播行业技术本身,在教育、科普、消防安全等各种领域中,垂直化、工具化的应用,可能是未来直播行业的大方向。
融合网|DWRH.net关于本文的声明:
文章来源及作者信息:本文作者为《法治周末》报社记者于伟力。
自2017年4月1日开始,《法治周末》报社与融合网|DWRH.net正式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上述两大平台原创内容的互相转载、共同撰写等相关事宜。
在合作期间,融合网|DWRH.net已获得《法治周末》报社文章转载的合法权益,敬请周知。在贵机构尚未从相应版权方处获得正式授权前,请勿转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具体联系方式请见融合网首页底部的“联系我们”)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