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十年成就“中国式发展”(2)
技术和产业全面提升
互联网将实现从应用创新、网络演进到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全面提升。
当前,全球互联网正处在快速变革的时期,各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业务变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类似,发展起步的差距不大,这为我国在新时期互联网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加快创新、不断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互联网处在创新提升的重要关口。在国家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历史机遇下,我国互联网产业也正与通信、广播电视、软件等产业以及传统产业加速融合集成,催生出新业态和新市场。
进入“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我国互联网产业创造了强劲的需求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互联网自身面临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繁荣服务业态、深化应用普及的发展责任,为深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我国《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互联网服务业收入要突破6000亿元,直接吸纳就业超过230万人,网民数超过8亿人,骨干网总带宽较“十一五”期末增长10倍,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5倍,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等目标,实现从应用创新、网络演进到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全面提升。
在规划中,全面推进互联网应用创新、建设“宽带中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等成为工作重点,而即将实施的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工程、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互联网生产性应用示范工程、互联网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工程、IPv6商用推进工程等系列工程将多层次、多领域解决互联网产业发展瓶颈,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奋发拼搏和广大互联网用户的积极参与下,我国互联网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专家观点
金山CEO张宏江:
移动互联网拥有巨大创新空间
梳理IT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看出IT产业经历了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型主机时代、上世纪80年代的小型机时代到上世纪90年代的PC时代以及2000年的互联网时代。前10年的互联网和未来10年的移动互联网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市场和设备都呈爆炸式的增长,PC超过10亿,今天移动互联设备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全球的人口数,这样巨大的数量,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拥有巨大的创新空间。
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机会有哪些?应该如何来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
我认为,未来的创新将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层面: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焦点将会集中在围绕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微信是很好的例子,移动支付、移动医疗、个人健康保健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平台,创新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挖掘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要实现这样的创新,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看美国这些年的发展,尽管美国已经将制造业向中国、墨西哥等其他地区转移,但是依然能够引领全球的创新,这其中非常多的创新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而是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整合和挖掘,引领了人们的需求,而要在需求上获得更多的创新,需要有跨界的视野、融合整合能力的人才。
从技术的角度看,在三个方面将拥有极大的创新机会:一是大数据,因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使得数据呈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数据多样性、复杂性、高速性等提出了很多挑战,围绕大数据拥有很多技术创新的机会。二是云计算,数据的爆炸要求处理效率越来越高、性价比越来越好,云计算成为计算的主要选择。三是移动互联技术,围绕移动互联网从产业和应用到技术都拥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