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对于运营商的网络感知

来源:labs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29 18:37 
核心提示:四是居民小区的网络质量客户反映最为强烈。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效应、城中村效应等不同区域位置的影响,居民对小区网络覆盖反映最为强烈。尤其是网络盲点区域,比如停车场、休闲场所、小区边缘角落等地方。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2亿,互联网用户突破5亿,手机用户突破10亿,运营商的网络承受的压力受到巨大的挑战。德瑞咨询作为专业信息通信研究机构,长期跟踪用户的网络质量感知,并结合业内调研数据,其首席顾问宋永军认为:当前手机网络质量呈现出几大趋势。

一是运营商网络在用户中的质量感知普遍呈现下滑趋势。虽然各家运营商都在宣传自身的网络优势、基站数、网络覆盖、网络优化等重点举措。但是从目前看,用户对于运营商的网络质量感知从统计学角度看,不存在明显的网络质量落差。但是用户普遍反映网络质量在下滑(收到海量流量的影响),六成用户觉得网络质量现在差异不大,更多的用户看重资费和个性化的服务。

二是用户对于网络质量的感知的第一印象效应明显。在用户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受到企业形象宣传的情感感知影响大。比如中国移动的语音网络质量感知明显比较高,但是在短信业务、数据业务、上网业务等新业务感知方面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差距已经不明显。甚至有部分指标还略低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三是运营商普遍缺乏对客户网络质量的期望管理,导致用户对网络期望值过高。3G网络在中国的建设时间不到4年,网络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各家运营商对于网络速度和网络覆盖的过度宣传,使得客户对于网络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客户对于网络质量不满。

四是居民小区的网络质量客户反映最为强烈。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效应、城中村效应等不同区域位置的影响,居民对小区网络覆盖反映最为强烈。尤其是网络盲点区域,比如停车场、休闲场所、小区边缘角落等地方。

五是网络协同效应尚有待观察,居民缺乏正确使用网络协同解决网络速度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当前,三家运营商均在强调网络协同,推进网络的深度覆盖。甚至也推出了很多有力的分流手段。比如MIFI技术,FEMOTOCELL家庭基站技术等。但是普遍缺乏对客户的教育、培训与引导,居民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使得网络分流效应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