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较量还是联姻?
4月21日报道,艾瑞咨询今日调查显示,75.4%的手机浏览器用户网上活动主要是聊天,是仅次于看新闻资讯的第二大活动。基于手机聊天应用的研发成为国内外几大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战略部署。争夺移动互联网市场、累积用户资源是直接目的。腾讯、开心网、奇虎360的成功都证明了用户资源是行业话语权的第一保障。
移动互联网之惑
众所周知,当今传统互联网领域已经是绝对的红海。互联网的特质让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成本极低,搭顺风车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赶集网与赶驴网上演的闹剧正是互联网产业的悲剧。周鸿祎也曾在多个场合呼吁互联网行业的“微创新”。
移动互联网需要的是移动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密切合作。相比而言,运营商们似乎更主动些。中国联通收购腾讯未果,还背上了“意淫”的名声,正当中国移动收购腾讯传言四起的时候,王建宙却主动到腾讯考察,谋求合作。开心网以过亿的白领用户群掌握了一线城市核心消费层,开心网账号也成为互联网会员的通行证。与开心网开心团购平台合作的团购网站,开心网账号可以直接登录,一些B2C网站也可以用开心网账号直接注册登录。开心网账号跨越了多个互联网领域的同时也实现了跨平台。国内某网络短信应用类应用也引用了开心网账号登录模式。商户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看到的是这个账号背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所带来附加值。
“三网融合”至今难以一网打尽,争夺的焦点在于谁掌握主导权,但是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三网融合得以实现只是时间长短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是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移动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之间深入合作是双方共赢的基础。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巨头掌握着7亿手机用户,腾讯、开心网拥有4亿多会员,只有双方优势形成合力,弥补业务短板,才能更高效利用如此庞大的用户资源。
从KIKI之死说起
近日,盛大开发的网络短信类应用kiki官网已经无法打开,有媒体以“传闻”的形式报道,盛大公司相关部门在做“有你”和“群群”的内测,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基于手机联系人的群组聊天。Kiki之死,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盛大在升级kiki,这种升级将以崭新的名称和面貌呈现在用户面前;另一方面,该领域的激烈竞争或许已经开始了。
开心网网络短息类群发群聊应用飞豆的内测、上线、登陆APP store都在低调中完成。上线几周后才在开心网开通了飞豆的机构主页。飞豆并未依托开心网的用户资源优势进行强推,这也在说明开心网对该应用市场前景颇有信心。同时,立足于用户需求的产品研发理念也给了用户惊喜和便捷。飞豆不仅创造了每天耗电量仅9%,每月待机流量仅1M的行业标杆,还将群聊人数上限推升至50人,据介绍,这个人数上线是国际领先的,该类应用的鼻祖kik的群聊上线人数不过10人,群聊由小圈子向大圈子扩展。
腾讯除了手机QQ、微博,也玩起了微信。微信怎么看也像QQ的瘦身版。实际上,腾讯看重的也是潜力巨大却仍未深入挖掘的手机通讯录社交。
“电话薄250”是国内互联网公司不能不重视的领域。每一个手机的SIM卡存储的联系人都有250个,这个庞大的市场谁又能等闲视之?
市场切割关键在于服务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空间巨大,竞争却还没有传统互联网那么惨烈,也就是说,短期内难以形成一家独大或某几家企业独大的局面。
直到今天,微博如何盈利并不明朗,但是微博市场的竞争程度可谓惨烈。新浪、腾讯、搜狐在微博领域大力度投入,微博广告已经从电视上做到了电梯里。如此不惜成本的投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争夺移动互联网市场,争夺用户更为碎片化的时间。
江南春利用了人们“无聊时间”而迅速壮大,在为微博做嫁衣的时候是否会担心人们的注意力从他电梯里的大屏幕转移到每个人自己的小屏幕——手机上。这种转移就给了微信、飞豆机会,同时也让个人关注转为群体关注,群聊与围观也迎合了人们的心理。(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