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调查显示国内手机银使用率高 占手机网民5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邹伟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01 21:53 
核心提示:国内著名手机应用服务平台3G门户日前在京发布《2011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用户人群结构不断优化,预示出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至2011年2月,手机银行

国内著名手机应用服务平台3G门户日前在京发布《2011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用户人群结构不断优化,预示出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至2011年2月,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52.2%,较2010年7月36.8%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手机银行业务开始向中年人群逐渐发展,用户个人月收入水平高于去年7月用户的收入水平。

在已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中,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依然最高,达35.1%,建设银行紧随其后,为35.0%。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过去半年中有显著提升,不断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

对不同人群最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分析表明,在校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功能,较少使用手机理财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缴费功能、信用卡功能和理财功能;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私营企业主使用手机银行信用卡功能的倾向性显著。

报告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提供完善的商城购物服务。使用过手机银行商城的用户占到了64.3%,10.8%的用户经常使用,31.4%偶尔使用,22.1%很少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私营企业主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商城服务的倾向性显著。

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手机支付的方式选择上,56 .1%的用户首选WAP页面这种形式;其次是手机客户端,比例为44.4%;愿意使用手机刷卡的用户比例仅占17.3%。此外,15.9%的人对以上三种方式都能接受。

用户在使用手机支付时倾向于小额支付。超过七成用户支付的最高额度在1000元以下,其中接近一半的用户支付最高额度在500元以下;超过一成的用户支付最高额度在1万元及以上。

据介绍,本次报告的数据来自于对全国31个省区市3G门户网络固定样本组进行的2万多份问卷调研。

3G门户总裁张向东表示,一方面,当前手机上网大环境逐渐形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致力于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消费者逐渐接受和习惯用手机来服务生活;另一方面,各大银行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并给予各种优惠措施,这些都促使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