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上市不到三个月,却深陷三重困境(3)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Snap上市后首个季度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也折射出其面临的内忧外患。
1、外患:面临劲敌Facebook的挑战
从外围环境来看,以社交见长的Snap自成立以后,便总是被拿来与Facebook比较,二者之间的竞争也是有目共睹。有分析认为,Snap在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很可能受到了Facebook一系列抄袭举动的影响。
据悉,Instagram于2012年被Facebook收购之后,就开始不断模仿Snapchat,并推出了Stories、阅后即焚、Direct等新功能,一度成为Snap最大的劲敌。此前,Snap在招股书中就曾提到,公司用户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是Instagram推出了同类产品。
而除了Instagram以外,Facebook及其旗下应用还先后推出了MessengerDay、WhatsApp Status 和 FacebookStories等,与Snapchat分食同一块蛋糕。
在用户数方面,光Stories就曾宣称其拥有2亿日活用户,远超Snap。在营收方面,Instagram也已经走在了Snap的前面,其2016年度收入就达到15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甚至预测其2018年营收将达50亿美元。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表示:“Snap必须证明自己能够不断推出创新功能、产品,以便吸引消费者和广告商。而Facebook及其Instagram正在破坏这些创新,从而导致Snap增长受阻。”
2、内忧:用户增长乏力
而回到Snap本身,情况似乎也不容乐观。Snap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家社交公司,从营收结构来看,其业务大致可分为相机、通讯、广告业务等部分;其中,广告业务是公司盈利的关键。但截至目前,该公司仍存在用户增长乏力的问题,这点与Twitter几乎一致。
从用户增长的角度来看,Snap在上市前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就达到1.58亿人,年增长率为48%,季增长率为3%。Twitter上市前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亿人,年增长率为44%,季增长率为7%。
自成立以来,Snap始终宣扬自己的用户比其他社交应用更年轻,其似乎更受30岁以下用户的欢迎,这在S-1文件中就可得到佐证。调查数据显示,在30岁以下用户喜欢的社交应用中Snap排第三,但在30岁以上的用户中Snap只排到第七名。
对此,MKM Partners分析师罗布·桑德森(Rob Sanderson)表示:“广告界真的想支持这家社交媒体,但其用户增长数量却不尽如人意。”他还表示,用户增长减缓始终是个艰巨挑战,自从2014年发布首份财报以来,Twitter也陷入同样的困境。投资者担心,除非Snap的用户迅速增加,否则其出售更多广告的能力将会受挫。
如此看来,在自身用户增长乏力、Facebook及旗下多个产品的围攻之下,Snap未来的路恐怕不会那么好走。
作者简介:蓝鲸TMT网,做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