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软件 >

安卓国内开发者陷盈利困局 版本过多支付不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谢晓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27 11:16 
核心提示:2011年04月27日报道,伴随谷歌最新一季度财报的发布,美国知名科技博客撰稿人亨利·布罗基特一篇名为《Android将颠覆一切,RIM和iPhone死无葬身之地》的文章,引来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的评论。

2011年04月27日报道,伴随谷歌最新一季度财报的发布,美国知名科技博客撰稿人亨利·布罗基特一篇名为《Android将颠覆一切,RIM和iPhone死无葬身之地》的文章,引来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的评论。根据该人士的观点,由于Android过去3个季度在美国夺取了7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这应该令苹果投资者“怕得要死”。

谷歌透露的数据显示,全球用户安装的Android程序已超过30亿,今年一季度程序下载量环比增长50%,每天激活的Android设备达35万台。随着Android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Android应用的下载量正在迅速增加:这一数字达到10亿次用了20个月,达到20亿次只用了5个月,达到30亿次仅用2个月。越来越多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开始使用Android系统,看起来,谷歌似乎要在这一领域重复搜索引擎市场的胜利。Android给产业链带来了什么?火爆的增产之下,整个Android产业链如何分食利润?带着一系列问题,媒体展开了调查。本期3C周刊,我们将目光投向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者——

2007年,Google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受到业界追捧。

虽然Android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但其产业链上的开发者很多仍处于难盈利的困局中。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智能手机平台来说,应用及其开发者是拉拢用户的重要砝码,而平台要吸引开发者,最关键的因素是收入。iPhone之所以让这么多开发者趋之若鹜,和苹果平台赚钱容易大有关联。

那么Android平台上的应用开发者们,收入情况到底如何?

三成开发者亏钱

易观国际曾在2010年10月份进行过调研,调查显示,Android应用开发者团队中31%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收入1万元以下的团队达到了19%。

“截至目前,我们还没有从Android平台上赚到钱。”小米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士对媒体表示。

小米科技于2010年4月启动,专注于Android、iPhone等智能手机软件与移动互联网热点应用开发,其产品包括米聊、小米分享、小米读书、小米便签、小米司机、手机浏览器迷人等,每个产品的下载量均在200万级别,这在国内Android开发者中处于中上水平。

然而,单产品200多万的下载量并没有为小米科技带来可观的收入。据透露,小米科技在Android平台上的产品均为免费,也没有通过广告获得收益。虽然上述负责人没有透露具体的运营成本,但他表示,目前小米科技的团队大概有150人,公司在Android平台上的成本支出主要是人工成本、办公的房租以及产品运营成本,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小米科技的遭遇不是个案。

Joinmobile团队成立于2010年7月份,核心成员有5个人,曾在Android平台推广其产品 “桔子换算”,虽然市场反响还不错,但却没有带来什么收益。目前该团队已经与巨像傲世进行合并,改以从事iOS开发为主,Android开发为辅。

“随手记”是金蝶推出的一款记账产品,该产品从2010年5月在苹果AppStore上架以来,已连续8个月位列销售榜前50,销量远高于Android平台。

据金蝶友商网副总裁谷风介绍,目前该产品在Android大概有几百万的收入,但是,与上千万的开发成本相比,这部分收入还是很微薄。

与Android的惨淡相比,苹果AppStore上月收入过百万美元的应用随处可见,如2010年12月9日才开始发售的游戏InfinityBlade,发售4天销量就突破20万,创下160万美元的收入。

Android平台的第一个百万财富故事,也是从苹果平台移植过来的“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在Android平台首月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但与其在AppStore上千万美元级的收入相比,还相距甚远。

产业链各为其主

北京睿德英志公司创办人李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在苹果的生态系统里,开发者不需要关心产品的渠道和发行,只要把产品做好就行,而Android却没有那么单纯。(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