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用电尖峰时刻 引发1000万千瓦缺电量
今夏可能出现自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力缺口正在逐步显现,作为全国用电量最大的华东地区四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和上海市正在进入用电尖峰时刻。
7月14日,华东电监局局长丘智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华东地区用电尖峰时刻正在来临,四省一市最高峰用电缺口预计达到1000万-1500万千瓦。华东地区用电负荷年增长14%,高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
相对于去年的供需平衡局面,华东地区今年用电缺口激增。预计今夏天华东地区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亿9800万千瓦,而峰谷用电波动巨大,上下达40%。以上海为例,上海最高峰用电达2800万千瓦,最低为1000万千瓦。
国家电监会此前预计,6月份全国将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而今年1至4月份,部分地区拉闸限电情况严重,一些地方出现缺煤停机现象,全国日最大缺煤停机达980万千瓦,相当于整个重庆的发电装机容量。
“今年是近几年电力供需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电力缺口总量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此前预测,仅国家电网负责的26个省份经营范围内电力缺口就将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其中,京津唐、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重庆等10个省级电网将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
六大因素诱发缺电
相对于去年的平稳“电压”,今年电力高压根源于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丘智健分析,首先是今年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类项目快速上马导致用电量大幅飙升;其次,4万亿投资所转化的产能效应开始体现出来,导致用电硬增长;作为投资周期性行业,今年上半年发电装机投资同比减少,只有6%的增幅;对常规性的火力发电进行限制导致供给减少(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80%左右);天气影响,发电来水量同比下降50-60%,福建省甚至下降高达60-70%,水力发电量减少;电煤每吨上涨90元,导致火电厂亏损,影响了发电积极性。
“尽管用电紧张,我们还得想方设法保持用电总体平衡。”正在忙着准备半年度工作会议的丘智健向记者表示:短期内择机限制高能耗工业用电和错峰用电。
此前,帅军庆预测,若各方情况加剧,电力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目前,华东、华中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对工业用户实行限产限电,迎峰度夏期间限产限电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帅军庆分析,这次缺电的原因由以往的“电煤供应不足”单一因素逐渐向“电煤供应不足和局部地区发电装机不足、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转变,而且短期内难以改变。此外,夏季雷雨等极端天气、大规模风电入网也将增加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
电力牵一发动全身,缺电压力正在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一家从事太阳能薄膜的生产企业正面临一周两次停电的困扰。这家企业负责人无奈表示:“我们的生产线不是说停就能停的行业。”
为了短期解决电力供应紧张的困局。业界呼吁,希望国家物价部门调整工商业用电价格,“再不加价电厂过不下去了,煤炭价格那么高,此举可以短期缓解尖峰时刻用电,不过调价难度很大。”
正在面临成本上涨压力的电力生产企业还面临着银行利率上浮的威胁。银企双方正在为利率上浮进行深度博弈。发电企业希望享受银行基准利率,而银行在放贷量紧缩压力下试图上浮利率。一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银行业务特别困难,在贷款量紧缩的情况下只能提高价格(利率),“银行也不是慈善事业,还要考虑股东利益。”
业界人士透露,电力行业叫苦某种角度上是希望政府出面救火,给予发电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有些问题是市长也无法解决的。”
标本兼治(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