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模式遭遇各方质疑 国家电网该何去何从
2011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几乎是电力唯一供应商(经营区域覆盖国土88%以上)的国家电网公司调转方向,抛弃了此前大力宣传的“充电为主、换电为辅”的电动汽车发展模式,总经理刘振亚在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上高调宣称,国家电网将电动汽车的基本商业运营模式确定为: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
刘振亚明确提出:“尽快通过国家对公司充换电站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的鉴定认证,在经营区域内推广应用。完成北京、杭州、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据了解,目前国网已与经营区域内全部地方政府签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作协议,同时与国内主要大型汽车集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国家电网的强势介入,使“换电模式”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然而,反弹随之而来。5月23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率先发难,他认为注重私有财产完整性的中国老百姓接受不了不停换电的消费方式。
尽管国家电网回应王秉刚的观点是一种“臆造式消费揣测”,但这未能阻止更多质疑的出现,特别是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利益相关方——整车企业的质疑。他们在4、5月间集中向媒体表达了对国网“换电模式”的质疑: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不合算。联系到工信部部长苗圩较早前对媒体的表态: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会被电网公司牵着鼻子走,人们猜测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方向将发生某些调整。
时至今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仍未出台,但工信部强力整合产业资源的意志已日渐明显。近日,由工信部装备司发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调研,被视为规划出台前的最后信号。有人假设,如果混合动力替代纯电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方向,国家电网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将面临重大冲击。
电网公司应该是什么角色?
在今年4月21日召开的上海“2011全球汽车发展论坛”上,国家电网营销部副主任胡江溢对国家电网决定选择换电模式的缘由做出了解释:交流充电时间长,若直流充电(即快充),电网将无法承受,现在的电池技术也不支持快充。而电池更换可实现电能迅速补给,同时便于电池维护和延长寿命。“我们是在充分考虑这诸多优缺点之后才选择了换电模式。”胡江溢说。
胡江溢进一步解释,在变电站附近建充换电站可避免对配电网造成大的冲击,同时在土地资源紧张或电网难以扩建改造的城市中心区,可依托近郊区的变电站建设电池集中充电站。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土地资源和配电网的两大瓶颈问题。
“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及就近110kv及以上变电站资源,开展电网梯次利用,有序充电;电网应急备用电源可配合随机性较强的风能和太阳能;通过物流网络统一配送电池到充换电服务网点;便于集中治理谐波污染,减少治理费用;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和电网负荷率。因此,可以说换电模式解决了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的电能供给问题,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胡江溢说。
胡江溢的解释,在技术上成立。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挡各方质疑。业内人士指出,问题的核心,并不在技术层面,而在战略层面——国家电网在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到底该扮演一种怎样的角色?
“目前来看,应着力打破业内存在的垄断思维,例如在电动车能源供给方面,电力销售权不该被某个企业所独揽,事实证明没有哪个企业拥有足够的能力、资金建设如此庞大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而自己干不了还不让别人干,只能耽误中国汽车工业宝贵的时间,甚至丧失崛起的机会,因此,这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这番话点出了问题的实质:构建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是应该封闭还是开放?是垄断还是竞争?
由于国家电网的强势与强硬,至少有两大利益集团对其推进的换电模式表示出强烈的担忧。首先是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首的传统汽车能源供应商,他们在尝试推进电动汽车能源供应系统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国家电网的强力阻击,以各种理由“不给电”的故事反复上演;其次是以一汽、上汽、东风为主的传统汽车工业集团,长期以来他们在开放市场中建立起的价值链,从研发制造到分销服务,无不基于独立品牌和独立个性,如果国家电网推行的换电模式大行其道,势必打击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担忧,引起工信部和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注意,是可以理解的事。
学者谢子聪认为,中央政府当初在搭建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产业布局时并没有考虑到能源供给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矛盾的焦点。作为覆盖全国的主要电力供应商,电网公司必须参与进来,但它的角色只是“兼职”而不是“专职”。
谢子聪表示,电动乘用车与传统燃油车具有不同的特性,电动乘用车目前处于创新阶段,而传统的燃油车是所有人员可以站在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上去考虑问题,这个坚实的基础是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供应商已经建立起来的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他们不用去考虑能源使用的问题。但电动汽车目前显然尚不具备这样的体系。
此外,电动汽车作为商品,要销售出去,就必须要具备两个特性:首先是老百姓买车时会考虑的商品特性,就是这个商品质量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外观好不好看等;其次是车辆的使用特性。用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消费者买了但用不了,就不会去买。电动乘用车作为一个新兴产品,人们在买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使用起来是不是方便。这就需要电网公司提供完善的能源供应网络。因此,电网公司必须要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且是不可或缺的。
“但这是兼职,而不是专职。”谢子聪话锋一转:电网公司的第一要务应该是保证现有电网业务的正常运行,保证家庭、生产、办公等各个方面的用电不受影响,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可以说,电网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功能应该是能非常可控地为电动车提供能源供给。
国内一家大型锂电池企业总裁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能源供给系统不应该让电网公司一家独大,而应仅是主导方之一,同时让中石油、中石化等传统能源供给企业参与进来,让行业保持适度竞争,有利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姜久春也肯定了电网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作用,认为电网公司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者,它不仅是能源提供商,同时也是充换电站运营商。“但这不意味着它应是唯一的推动者,经验表明,供应商的多元化,对市场发展有利”。(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