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电并网需建立市场化体制
10月19日,“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开幕,“风电并网”成为此次会议热议的话题。风电大规模并网不存在技术上的限制,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解决风电并网问题,需各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
首先,要充分认识电网在接纳风电方面具有的巨大潜力。纵观风电发展的历史,10%、15%、20%等人们反复“预言”的电网接纳风电上限,已经被现实证明,这些所谓的极限比例都是认识上的误区,更高的并网比例还在不断刷新。在与中国风电开发模式类似的西班牙,极限比例不断达到新高:2010年11月9日,风电瞬时功率最大达到1490.7万千瓦;日发电量高达3.15亿千瓦时,电力风电出力占全国用电负荷超过43%的情况持续了一天;其中凌晨时,有一个小时风电持续出力达到了53%。
我国也有非常好的例子。截止2010年底,蒙西电网接入风电容量达630万千瓦,占电网装机总容量的16.4%,占电网最大发电负荷的32%,占最高供电负荷的38%。2011年3月17日,风电上网电量达到20.9%,并且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事实都证明了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可行性,我们要做的只是坚定信心,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
其次,要建立系统的利益调整机制。本次大会上,通用电气公司介绍了其研究成果:电网能够接纳大比例的风电和太阳能,而且没有接纳的上限,制度和市场机制是电网成功接纳大比例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关键。
我们目前面临的并网难题,同样也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化电力体制,使电网建设和运营、电力调度和价格管理等更加市场化;通过利益调整,疏通、鼓励和引导电力系统所有参与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力,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最后,要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风电要实现大规模并网,需要电力系统建立适合风电并网的运行调度技术和制度,比如充分利用短期功率预测技术等。同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机组的并网特性。此外,智能电网技术、储能技术等也是解决未来更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重要措施。
为推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更好发展,各方都需要行动起来,把本部门工作做好,把与其他部门衔接的环节做好,相信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风电并网问题必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