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电力上网 >

预测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03 23:10 
核心提示:大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把确保电力安全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电力行业发展质量、发展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尽快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构建起资源配置能力强、抵御风险能力强、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坚强智能电网”,这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3月26日在“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提出来的。

3月26~27日,由中电联主办的“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与能源和电力发展有关的重要问题。中电联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等出席会议,400余名各大电力企业代表、部分资深专家等参加了会议。

刘振亚发表了大会主旨演讲。他全面总结了电力工业“十一五”时期辉煌的发展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电力工业存在的问题,系统论述了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变革的重要措施。他说,“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和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是电力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能源输送方式不合理,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合理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

刘振亚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正以发展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为契机,推动新一轮能源变革。要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推动能源 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他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转变我国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加快形成现代电网体系,适应各类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和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消纳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用电需要。为此,要大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把确保电力安全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电力行业发展质量、发展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演讲中系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以及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进行了阐述。他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今后5年将围绕编制专项规划、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完善产业链条、完善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推动市场化应用、引导地方规划等六大方面,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会专家还分别就“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形势及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势、我国财税改革情况、转变电力工业发展方式、电力发展规划、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电力工业发展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相关报道】

刘振亚:去年电企销售净利润率仅2.6%

国家电网总经理、中电联理事长刘振亚在3月26日的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受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 2010年电力企业销售净利润率仅为2.6%,远低于央企5%的平均销售利润率。

不仅如此,“十一五”期间,电网累计投资1.46万亿元,电源累计投资1.69万亿元,电网投资占46.4%,与国际上电网与电源投资6:4的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电源结构方面,2010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总装机容量的26%左右。不过新能源的装机近年来增长很快,十一五期间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从1.17亿千瓦增加到2.13亿千瓦,增长82%,风电装机达到4182.7万千瓦,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8倍,达到60万千瓦,核电装机1082万千瓦。“电源结构明显改善,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比重超过70%,比“十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刘振亚表示,目前我国投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33台,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