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保障措施
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就当前电力煤炭供需形势,发布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及保障措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许永盛介绍电力供需形势及保障措施。
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电力需求得到较好保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把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正在缓慢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加,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特别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和日本强烈地震,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变数。这些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国经济,加大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难度。从国内看,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两高”行业生产有所反弹,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明显影响。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增速较快回升,气温较低取暖负荷增加,导致电力需求明显上升。3月份全国日均发电量128亿千瓦时,接近去年迎峰度夏高峰期水平,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偏紧。进入二季度以来,电力消费淡季不淡,需求继续保持较高水平。4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为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水电增速比3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对华中等水电比重较大地区电力供应带来直接影响。5月份,部分地区供需紧张形势有所加剧,浙江、湖南、重庆和贵州等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近期,南方地区出现强降雨,水电出力有所增加,一些地区的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前5个月,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需求过快增长,也有水电出力下降以及煤炭进口减少等供给因素的影响。从深层次看,很大程度仍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过多依赖能源资源消耗和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所致。
为缓解供需矛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能源企业,加强运行调节和综合协调,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加有效供给,使电力生产供应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全面保障了重点需求,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迎峰度夏情况复杂,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从趋势上看,进入迎峰度夏后,随着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空调集中使用,电力需求将明显增加,总体供需依然是趋紧态势。
在充分认识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严峻性和复杂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做好工作有不少有利条件。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已多次就今年电力供需形势和做好迎峰度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提早做全面周密细致的研究部署,采取综合措施缓解矛盾。为有效解决电力生产供应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在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家已相继调整了部分地区上网和销售电价,为增加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二,煤电运供应能力比较充足。近几年我国煤炭生产、运输能力大幅增长,能够满足经济正常发展需要。去年,煤炭产量32.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今年以来还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0亿吨,预计今年增长12%以上。目前,全国重点电煤库存超过6000万吨,平均可用17天;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00万吨,处于合理水平。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0亿千瓦,从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看,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通过进一步做好优化调度和余缺调剂,发挥好现有生产能力,可基本满足正常需要,即便是少数存在供应缺口的地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供需矛盾。
第三,各有关方面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张平同志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煤电油气运供需形势和应对措施;从年初开始,就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预研预判今年电力迎峰度夏走势。4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集中力量,多次深入电力、煤炭企业调研,研究实施综合应对措施,缓解煤电矛盾;在4月下旬召开的全国经济运行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题部署。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和有关方面认真履行职责,周密制定应对方案,积极落实各项措施,提前做了大量工作。
第四,各地在调整结构、加强需求侧管理上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近年来,各地注重利用能源资源约束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单位产值能耗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经过历年迎峰度夏实践,各地在加强需求侧管理、实施有序用电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做好今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