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地方电网 >

贵州电网:“绿色电力”助推低碳发展

来源:www.cqkxzx.net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5 18:30 
核心提示:5月20日贵州电网公司2010年社会责任互动活动对此作出了很好解答。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电网公司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依托南方电网大平台,积极应对特大冰灾、金融危机、特大干旱的严

一丝电流,关乎万家灯火,更托付着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如何发挥电网企业对上下游行业的引导作用,促进电力发、供、用各环节节能减排,为用户提供绿色电力。5月20日贵州电网公司2010年社会责任互动活动对此作出了很好解答。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电网公司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依托南方电网大平台,积极应对特大冰灾、金融危机、特大干旱的严峻考验,克服电煤供应不足等困难,精心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保障全省电力供应,完成省内售电量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7%,保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支持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年节约标准煤超过774万吨,“绿色电力”有力推动我省经济在“快”中“转”向低碳发展。

线损率下降1.11个百分点

相当于节约标煤130.91万吨

“我们把电从甲地送往乙地,电在输送过程中就如水流过河道,会有流失,这就是线损。”据贵州电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通过优结构、抓管理、盯重点等举措建设节能型电网,综合线损率下降1.11%,仅此一项,就相当于为我省的节能降耗省下了130.91万吨标准煤。”

至2010年底,贵州电网变电容量达到4719.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20201千米。仔细分析已建成110千伏以上主干电网变电站的布点不难发现,贵州新建变电站都深入负荷中心,这有利于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和远距离供电,降低电网损耗。

贵州电网公司生技部配网运行主管丁勇介绍:“单一的主网并不能搭成一张绿色之网,主配网相结合、配网网络架构得到加强、完善、优化,才能使电网更有低碳优势。通过变电站进入负荷中心这种布局方式,再加上改造和完善网络结构,加快更新残旧设备,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十一五’期间贵州电网的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

贵州电网公司的线损电量中,配网损耗占相当大的部分,因此,优化电网结构,加强配网管理和建设,建立完善的节能降损管理体系,是降低线损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累计完成投资401.9亿元,建成“五交两直”的西电东送大通道,西电东送能力由“十五”末的400万千瓦增加至800万千瓦;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县城覆盖率从“十五”末的36%提升到58%;农村电网完全改造率从2005年的30%提升到88.7%,户表率从75%提高到90%以上。通过加强用户侧无功管理,在电网中积极使用节能电气设备,更换高损配变3033台,采用低功耗计量表计193万只,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率均小于15%。

在优化电网结构的同时,贵州电网公司加强“四分”管理等工作努力降低线损。公司市场部负责需求侧管理的孙严说,从2007年下半年起,公司在贵阳、安顺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试点,2008年4月全省地区供电局全面启动。全省共清理了约8.9万台公变的户变对应关系,完善了约3.9万个内部考核计量点。目前,贵州9家地区供电局中已有贵阳、遵义等8家通过南方电网公司验收,包括县级供电企业在内的所有供电局整体达省标。

加大技术降损效果明显。2008年下半年开始,贵州电网设计建设了线损管理技术支持平台,2009年推广到所有供电局,2010年覆盖到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这个一体化系统既从营销系统、营销自动化系统自动收集电量信息,又结合管理流程逐级审核,对海量的线损基础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减轻了线损工作人员的负担,也为实施线损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条件。为有效降低县级电网线损,贵州电网公司还安排资金1200万元,组织开展了农网10千伏线路自动调压推广应用工作,对25条长距离、重载的10千伏线路开展电压综合治理。项目后评估报告数据表明,10千伏线路安装自动调压器和无功补偿后,理论线损较安装前平均下降30%到50%,节能效果显著。

节能发电调度试点3年

节约标煤341万吨

2010年,贵州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对上下游行业的引导作用,促进电力发、供、用各环节节能减排,为全省全年GDP单耗下降4.38%、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9.58%,圆满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节能发电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08年元月开始,贵州省启动全国首家节能发电调度试点,贵州电网公司建立的节能发电调度体系,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多项技术在全国保持瓴先,获得4项省部轻科技奖项、6项国家发明专利受理号、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

3年来,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和贵州省政府的部署,作为国内首家节能发电调度试点的贵州电网公司,累计节约标准煤341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8.3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85万吨;火电企业平均脱硫率达95.4%,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3万吨。节能发电调度有力推进了电力行业乃至全省的节能减排。

省经信委常务副主任李保芳深有感触地说:“启动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之后,我省电力运行经历了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两次‘百年不遇’,给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影响,电力供应偏紧、电煤供应紧张等问题,一些同志认为‘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此时已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南方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电网公司做了大量细致而艰苦的工作,从前期准备到稳步推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卓有成效。当然,节能发电调度试点能取得突出成效,与贵州省政府的指导、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支持分不开。”

贵州电网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在全国节能发电调度的试点单位之一,三年来,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指导下,按照贵州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的部署,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国策,圆满完成了试点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节能发电调度体系,使得电网调度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安排整个发电计划。贵州电力调度严格按照优先调度可再生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依次调用化石类发电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原则开展节能发电调度。

“贵州统调火电厂17座电厂58台机组已全部纳入节能发电调度。2010年5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实现按照实测煤耗值发电排序表进行发电调度。机组煤耗和脱硫数据在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调度屏幕、火力发电厂集控室同步显示,调度人员就是按照这些进行排序发电调度。与传统的调度方式相比,节能发电调度转变了原来按同类型机组相同平均利用小时数分配电量的计划调度模式,摒弃了不分机组大小、能耗与排放水平高低的‘大锅饭’的思想,转而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进行电力调度,这是调度模式的根本改变,是电力工业的一次深刻变革。”贵州电力调度有关技术人员解释说。

说起节能发电调度带来的变化,贵州大方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撑系统好比一双‘慧眼’,帮助我们在不同时间、不同运行条件和不同负荷下的煤耗率曲线,查看各台机组的实时煤耗、厂用电率,还能分别查阅锅炉和汽机的实时效率和实时热耗,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机组的性能和能耗水平,掌握机组能耗及相关性能参数的运行状况,直接查找出影响关键性能指标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找到影响机组煤耗指标的具体原因,从而降低煤耗。”(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