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电网首次应用振荡波局放测试新技术取得成功经验
3月21日,浙江杭州市电力局对近期采用从德国最新引进的赛伯凯特(SEBKMT)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系统,对电缆进行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总结,认为该系统可以对电缆主绝缘内部存在的局放进行科学检测和定位,有助于掌握设备健康状况。该局将进一步在配网系统推广应用该技术。
杭州市电力局3月15日在220千伏石南变、育苗变送出35千伏电缆工程建设中,成功使用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系统对电缆进行测试。这是浙江省电力公司范围内首次使用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技术。
截至2010年年底,杭州电网110千伏及以上电缆路径长度超过600千米,电缆线路规模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随着电缆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自2008年起杭州市电力局开始推行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以来,如何有效掌握电缆设备的健康状况,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前,杭州市电力局采用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取代了直流耐压试验,在电缆交接验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容性大,谐振系统(电抗器等)和提供试验电源的大型发电车等设备庞大,施工检修现场往往不具备对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条件。在此情况下,该局选择引进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技术。
据了解,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电缆系统内部(包括电缆本体、接头、终端)存在的局部放电(绝缘层中存在的未击穿的放电通道,简称局放。局放会在电场作用下逐渐升级,最终转化为击穿故障),确保电缆处于健康状态。其原理是通过检测感性元件与被试电缆的高频脉冲信号,结合信号补偿技术,达到测量并精确定位电缆线路局部放电的目的。
该技术采用的振荡波电压是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的电源,具有与交流电源等效性好,作用时间短、操作方便、易于携带等特点,可有效检测交联聚乙烯电缆中的各种缺陷,不会对电缆造成伤害。
杭州市电力局在引进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技术作为有效的电缆离线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还将引进电缆在线监测技术(如电缆高频局放在线监测技术),加强电缆在线局放测试技术的研究应用。离线检测、在线监测双管齐下,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为杭州电网电缆线路状态评价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确切掌握电缆设备健康状况,提高检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电网停电事故率。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