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云计算时代的位置服务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韩蕊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9-24 11:23 
核心提示:但是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很窄、GPS的普及率比较低,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几家大的运营商虽然热情很高,但是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启动,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是无人问津。

位置服务(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是指采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取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提供给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定位、导航、查询、识别和事件检查等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增值服务业务。

LBS进入高速发展期

早在1994年美国学者就提出了位置服务的基本内容,叫“SoLoMo”,综合了社交、位置和移动的特点。中国移动在2002年11月首次开通了位置服务。2003年,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在其CDMA网上推出“定位之星”业务,用户可以在较快的速度下体验下载地图和导航类的复杂服务;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似乎也看到了位置服务诱人前景,启动在PHS(小灵通)平台上的位置服务业务。但是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很窄、GPS的普及率比较低,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几家大的运营商虽然热情很高,但是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启动,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是无人问津。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位置服务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而且运营商投资增大,移动网络发展迅速,3G业务迅猛发展,消费需求形成意识形态。位置服务也具有了更加细分的市场,从整体来看,主要包括三大类应用:一类是位置交友,微博、微信就属于这类应用;第二类是工具类应用,比如:地图、导航,以及生活服务类的应用;第三类就是传统的位置服务,比如:车辆管理、位置信息查询等。

目前,GPS模块已经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的主流配置,这就为位置服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另外,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在用户对交通出行、定位、生活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旺盛的需求驱动下,位置服务与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细分产业的横向融合进程都在加速。当然以刚性位移需求为主的用户需求,也更进一步加快了国内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使其市场潜力巨大。易观国际数据表明,到2015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收入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另外,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大力发展以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对于提升公众生活质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三大核心技术:泛在精确定位,即城市室内外米级无缝导航定位技术、全球室外亚米级实时精密定位技术;全息导航地图,室内外三维米级全信息导航地图数据获取、迭加、融合与更新技术;智能位置服务,支撑亿级用户的位置信息搜索、智能推送和按需服务技术。

云计算推动LBS发展

在中国,云计算正在越来越深度地服务于各式各样的小众,甚至改变整个大众的社会交互形态,位置云成为最迫切的需求。对此,我国在地理信息服务上也做了大量规划布局。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位置服务将成为云计算的示范应用,可望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标配。云计算催生地理信息实时性和个性化的互联网服务,成为拉动国内经济的新增长点。

位置服务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随着3G系统的使用,位置服务的应用提供了网络宽带的保障,位置服务系统中采用云计算的结构将大大提高位置服务系统的效率,节约计算和存储资源,为位置服务业务发展提供技术平台支持。

高德提出了“四屏一云”的战略,四屏是指车载设备屏幕、手机屏幕、PC屏幕以及电脑屏幕,高德通过云计算及数据能力,将这四个屏幕打通,形成战略业务架构,并最终完成从工具向入口的蜕变。四维图新(002405,股吧)作为数据地图、动态交通信息及汽车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也积极打造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云平台,以便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云平台上的地图数据将更加丰富,并将提供更多功能,如道路、路况、停车位、油价、酒店机票预订、新闻资讯、社交等。

百度LBS云为开发者免费开放了一套LBS云管理后台,开发者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数据编辑工具管理用户自有数据,也可以使用LBS云存储API和百度地图API自行开发个性化的数据管理工具。同时,他们还提供了云检索API,满足开发者对用户自有数据检索请求。开发者不仅能够将自身数据和平台数据结合使用,同时还能够利用云计算的能力完成对海量数据的计算和渲染,保证地图的快速加载。

云计算把原来核心简单、边缘复杂、千人一面的互联网形态,改造得网络丰富、边缘简单、交互智能,尤其是在网络中心的云计算,支持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一个个孤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始联合起来,实现了从行业解决方案向云计算的转型,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到了尾声,跨行业的解决方案站到了行业之外,看到的行业成为了时尚,实现了跨越界限、柔性重组和价值共享。(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