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云计算时代来临 泛云终端受到关注

来源:速途网 作者:陈飞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22 13:28 
核心提示:但更为人所关注的无疑是针对行业的专用云终端。行业云终端的特点是仅具有浏览器功能,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操作会通过网络在云端完成,本地终端本身并不需要太大操作量。

自云计算出现以来,互联网各个行业都对其投入了高度的关注。云计算开创的不仅是新的计算理念,在资源交付和商业模式上也是一种创新。云计算理念的创新体现在把原来在本地主机处理的运算交由“云”来进行处理;同时它提倡将资源和应用整合为服务提供给用户,这是在支付模式上的创新;在商业模式上,按定制化服务和按需付费无疑是具有突破性的。

除此之外,云计算终端在整个产业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云计算时代,资源、服务和应用会在云端进行执行,云+终端的模式是云计算的基础架构。云计算的带动了云计算终端的发展,而云计算终端的发展高度也决定了用户在使用云计算的最终体验。如此看来PC、便携笔记本、上网本、MID、UMPC、智能手机等都是常见的云计算终端。

云计算终端“瘦”身势在必行

从宽泛的概念上看,任何能使用云计算的终端都可以被称为云计算终端。但更为人所关注的无疑是针对行业的专用云终端。行业云终端的特点是仅具有浏览器功能,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操作会通过网络在云端完成,本地终端本身并不需要太大操作量。

正是因为行业云计算终端在本地上的操作被简化,性能要求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瘦客户机的出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云计算时代是否需要X86处理器架构和复杂的操作系统是值得商榷的,传统的处理器架构旨在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显示体验,而对云计算终端来说,这些并不是必须具备的条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移动端的android系统因其低能耗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以目前的眼光来看,android操作系统无疑更符合云计算终端的标准,但是老牌厂商也在积极寻求变化,在保证功效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耗,双方都在寻求性能、能耗和成本三者间的微妙平衡。

移动互联网推动云计算终端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移动端+云计算的模式势必成为主流产业。云计算终端的操作已经从传统的桌面逐渐向移动端过渡,移动化云计算终端的发展已经被提上日程。可以预见,未来用户将会更多的通过移动端链接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新技术的应用和结合将会造成客户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揭开泛云客户端时代的帷幕。

未来的云计算终端将面对更广泛的使用人群,传统的桌面虚拟化技术已经很难满足需求,目前业界对于云计算终端的关注点正逐渐向应用虚拟化上转移。

云计算终端走向个人化

目前中国的云计算实际上仍是以企业私有云为主,然而在未来的云计算市场,公有云必然是占主导地位的。随着公有云的繁荣,云计算客户端也逐渐从企业应用向个人应用过渡。公有云的发展有赖于运营商的推动,无论是在基础资源和经济实力上,运营商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共有云的建立会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和资金,但其回报也是不可估量的,对于运营商来说,先期的投入是绝对值得的。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营商对用户黏性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从目前大量建立的数据中心就可以看出运营商的野心,他们寄希望于通过强大的通信网络把后续推出的应用服务渗透入千家万户,借此实现从基础运营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种种因素都表明,运营商将是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最大推动力,随着运营商的业务扩张,云计算终端也将走向个人用户。

应用虚拟化技术广受关注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桌面客户端依然在企业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面对大众消费者时,虚拟桌面的应用集中交付模式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应用虚拟化的优势在于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壁垒,让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和时间使用应用服务。这也意味着传统的以“设备为中心”模式在向以“用户为中心”应用虚拟化模式转变。

标准建立是当务之急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云计算终端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新的产品将会在其中孕育而生。然而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云计算终端的发展也正遭遇种种问题。首先是标准的建立,这个问题很难通过一家之力来解决。需要由政府主导,终端厂商、运营商、和技术提供商等共同协助,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行业的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