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云计算像基金一样有价值 智能监控保障私有云建设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作者:秀芪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8 15:14 
核心提示: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1年间,业界举办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各类云计算会议、论坛、展会就多达近80场。但我们也看到,云计算在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

自2007年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云计算产业在中国得到了政府机构和IT厂商的大力推动。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1年间,业界举办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各类云计算会议、论坛、展会就多达近80场。但我们也看到,云计算在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混沌的定义、似是而非的云产品和服务、花样繁多的技术、喧嚣的厂商、隐约不清的安全风险、纷纷扰扰的云计算标准、缺少成功案例的商业模式、对现在业务和IT流程的冲击等等。

为此,IT168于近期启动访谈活动,与来自相关专家就云计算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应用云计算。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助理总裁林大瀚,他就企业云计算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云计算像基金一样有价值和意义

记者:有观点称云计算的出现,它必然要颠覆企业的商业模式,您是怎么来看待的?

林大瀚:技术是为商业服务的。云计算确在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表现在比如过去产品的生产到销售,销售一定是建立分销机构,再去落地、再去服务,是这样的模式,现在有了云计算,一部分大量的服务居于云端,直接全球是扁平一体化的。云计算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一种模式的改变,就像SOA一样哪项技术是新的?哪项技术都不是新的,云计算也是类似的,能让这个世界更趋向于一个扁平化的。

记者:云计算划分为私有云和公有云,您是怎么来看待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区别的?

林大瀚:私有云是不是云,还是公有云才是云?打个比方,这个问题好比私募基金是不是基金?是不是公募基金才算是基金?我们知道,私募基金有私募基金的特点,它有服务的灵活性,公募基金有公募基金的特点,它的规模很大,公有云显然规模很大,一定是相对单一的的服务为主导的,而私有云和私募基金很相似,规模一定是相对比较小的,但是它服务是有特色的。

所以,既然知道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基金的存在,就不要否认私有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整个IT环境来看,云计算不可能是出现一家企业或者出现一个结算中心,把所有的全部替代掉,这个可能性不大。大力发展私有云技术,尤其对于高端企业,要求服务的特殊化程度比较高的,IT对于有些企业来说是核心,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私有云是当务之急。

过去谈到云计算,觉得云是个概念或者说是个很新的概念,不知道云能够做什么,然而到现在云计算可能觉得还是个概念,但是会发现这个概念和已往不一样,如S0A当企业不知道SOA要做什么的时候,发现耳边已经全是SOA了。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私有云是当务之急,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它在企业中落地,它面临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林大瀚:首先,公有云以及私有云在企业中,二者是走向一个融合的方式。私有云有可能会介入到公有云服务,公有云可能会从私有云这获取相应的信息,这时最容易出现一种观点,以公有云的弱点或者拿私有云的弱点,说云计算是没什么作用,去否认云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只从私有云角度来说,对于一个客户来说很容易否定掉它,比如过去的SOA,单从软件角度来讲,讲SOA很容易否定掉它,但从总体的环境来看,整个生态环境来看,就会发现原来它真能让TCO下降,让架构变得随需应变,现在已经没有用户再质疑SOA了。

记者:提到云计算,用友在私有云这方面能够帮助给客户带来哪些帮助?

林大瀚:由于我们推的是ERP产品,所以,必然会在企业应用上有很重要的一席地位,甚至30%、40%的IT应用都在与ERP相关的种种模块我们都能提供,在这时我们去做云的时候会重点考虑:中国企业的特征是什么;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特征。

有些企业在十年前可能濒临倒闭,可是到十年后的今天,经过黄金十年以后,发现成为全球某方面最大的企业了,这些企业在自己的IT规划的过程中,它能预测到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这个时候做IT规划的时候很困难。

到底怎么规划,上什么样的设备,规划到三年以内比如说一千万去买了一批设备,结果发现到了第三年发现,业务还没有达到这个规模,但是这个时候这个设备只是原来价格的1/3了,所以,私有云领域更重要的是向客户提供一个弹性的架构或者从资源池里头划拨一部分资源出来供我们的用户是,用户在建整个企业私有云体系的时候,可以划拨一部分我们来使用,然后又是个弹性架构,在这个中间我们可以扩张。

而这个难度在于通常都是多层架构的系统,从应用服务层问题不是特别大,一开始我们就是推开放式架构的机群,但是企业信息处理层,这个是有难度的。企业所推的是集中有管理要集中、信息要集中,最后来整合,而在云的架构上的很多是分布的,尤其在数据处理的时候。

智能监控保障企业私有云建设

记者:有观点称,企业在部署云计算的时候云计算会造成IT系统很复杂,您是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林大瀚:我们回顾一下这20年来的IT发展史就知道,系统越来越复杂了,但表现给客户的界面越来越简单了。

就是什么人都能操作IT系统的一个界面,但是背后的架构是从集中的一个计算机变成了比如机群,然后再变成了有分布式加机群的组合,然后再到云计算,后端的东西是越来越复杂了,前端的东西永远都是越来越简单了。当然了CIO们说的对,后端越来越复杂了,我部署一个私有云的时候是不是很困难,所以,用友在两年前就推出了一款产品,智能机群架构,主要是做什么?在企业的私有云层面,把相关的设备全部监管起来,以及监控平台上的做出来的任何应用的端到端的行为,包括在一个监控点上,甚至能知道某一个客户端使用的是否是正常的,我们做到了端到端,逐层穿透,有这样一个技术,这个技术实际上已经上市两年了,有很多客户,咱们大型客户,包括用户数比较多的。

比如某餐饮企业的快递系统的,他们60多个结点用我们这样的技术,统一管理,人不需要干预。

第一,人不需要去干预这60多个结点,以前是很难想象原来做这些事情的,它的资源能动态分配,月末的时候怎么分配,和月初的时候怎么分配是动态的,这是第一,

第二、在分析系统补丁的时候,过去在讲机器多了补丁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能做到不停机,从一个入口更新所有结点的补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在系统监控方面,一个终端客户能够准确的把他的信息表达一个服务支持人员,这是我们的特殊技术,所有软件可能都是说,一个终端人员出现问题了以后,去喊IT技术人员来说我怎么办,这个事情过去了,查查日志在不在,不在这个事情就没法追了,等下一次再重现了。(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