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标准 >

涂子沛:“云”笼罩之下的美国政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涂子沛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01 15:33 
核心提示:最近,“云计算”在美国政府有大规模铺开的趋势,各式各样的“云”正蜂拥而来。联邦政府总务署(GSA)近日宣布了一份高达25亿美元的云计算招标书,拟将其办公系统和邮件系统推向云平台。

最近,“云计算”在美国政府有大规模铺开的趋势,各式各样的“云”正蜂拥而来。联邦政府总务署(GSA)近日宣布了一份高达25亿美元的云计算招标书,拟将其办公系统和邮件系统推向云平台。此外,多个联邦部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纷纷宣布要将存贮系统、档案管理、数据中心等应用推上云平台。

云计算代表着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当下,就是对不少美国企业而言,如何落地也只是“浮云”一片,长期比私营部门慢一拍的美国政府,这次为何要抢占先机呢?

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其任期内为美国搭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光纤通信网络,为美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奠定了基础,这也成了当时振兴美国经济的关键,极大提高了美国国力。其后多个国家纷纷仿效,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

潮起潮落,十几年过去,云计算又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引发新一轮的信息革命。雄心勃勃、正在争取连任的奥巴马当然不愿错失这个历史机遇。但他的运气显然不如克林顿。维基解密事件之后,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美国政府最脆弱的神经之一。而安全问题,恰恰又正是云计算最为人诟病的隐忧。

但即便如此,奥巴马还是大张旗鼓、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颇有“顶硬上”之意。去年12月,联邦政府宣布了“云优先”(CloudFirst)政策,规定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统,必须优先考虑云平台。今年2月,白宫正式发布了《云战略》,并规定,各个国家部委必须确定3个可以推向云平台的系统,并在年内完成至少一个。除了这些硬指标,奥巴马还辅之以若干软措施。一是在工业界和学术界聘请了71名专家,成立了“云”委会,帮助政府普及“云”知识、制定“云”政策、推动“云”部署;二是针对云计算的安全隐忧,组织国家技术标准局(NIST)对云计算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出版了专门的“定心丸”安全报告;三是发布了《公共机构云计算纲要》,对政府如何实施云计算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方案。

当然,除了抢占战略制高点之外,奥巴马也期望云计算能立竿见影,为他解决部分燃眉之急。

一是为庞大的政府赤字减负。最近,美国政府的赤字已达法定上限,加上经济不振,各级政府都在大幅削减预算。“多挤奶、少吃草”(Do M orewith Less)已成为政府官员时下最流行的口号。在这种态势之下,省钱就是硬道理。据估计,联邦总务署采纳云平台之后,5年可省1500万。再以联邦政府的2094所数据中心为例,数量之多,一再成为公众批评的众矢之的。通过云计算,今年可合并137所,未来5年至少可再精简800所。白宫认为,这不仅仅是人员、设备和消耗的精简,还可腾出上百万平方英尺的国有房产,将使政府部门从固定资产的购买、管理和维护的重负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随着本·拉丹的死去,国内的政绩对奥巴马再次当选变得更加重要。对于云计算如何改善公共服务,白宫曾多次引用一个真实的案例:2009年6月,为鼓励消费,联邦政府推出旧车换新车的现金补贴计划,其申请和审批的过程均在网上完成。交通部开发了软件、装备了服务器,并预计全美将有25万人上网申请。不料仅一个月,申请人数就达69万,系统不堪重负、一再瘫痪,导致了诸多社会抱怨。白宫指出,如果是云平台,不仅可以立即增加系统的资源和容量,任务完成之后,资源还可以立即释放,另作他用。奥巴马正是希望借助“云计算”的这种可伸缩性,实现公共资源的“按需配置”,获得更多的决策弹性,大胆创新。

最后,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的本质是通过资源外包、实现规模效益。就此而言,规模庞大的政府,正是最理想、最合适的消费用户。奥巴马正是看到了这种种的机遇和实惠,才不遗余力,大推“政府云”。目前来看,其政策是有效的,他对云计算的重视已经掀起了激烈的行业竞争,除了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行业巨头之外,一大批的中小企业也将受惠其中。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技术变革当中,美国可能又要引领全球。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点评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