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标准何时出炉?
近日,上海发布《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启动投资31.2亿元。根据“云海计划”蓝图,该市规划三年在云计算产业领域实现“十百千”目标。此前,北京、山东、重庆、无锡等地都在通过政策或示范项目,进军云计算市场。
关于云计算,在IT领域并不陌生。微软、IBM几年前已向中国“倾销”云概念,瑞星、金山、趋势科技、360等杀毒企业,纷纷拿云来武装自己。近日,浪潮集团高调发布云计算战略,首次定义了行业云,并将于年内推出国内首个自主开发的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云海”,浪潮的一小步,填补了我国在云计算基础架构领域里的关键技术空白,让我国云计算迈出了一大步。
什么是云?云能究竟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这种争议一直遍布网络。“云计算是否一个惊天骗局?”、“私有云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只是一场白日梦?”、“云计算会让多少人失业?”等负面言论,一直存在。因此,业界应该给出一个完美答案:
第一,“是云?还是雾?”有关机构应做出清楚的解释。
现在,一些企业和单位,“浑水摸鱼”,将任何项目都纳入了云体系之中,造成概念混淆。原本节约成本的云计算,成了某些机构劳民伤财的“吸血鬼”。所以,笔者认为 ,今后无论是那个行业、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与云计算领域投入,应该给外界一个清楚的概念,不能借助这个新鲜概念炒作自己。中国要发展云计算首先要理清“什么是云计算,适合什么类型的云计算”等基本问题。
按照业界一般分法,云计算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类,其中按照数据获取路径和数据是否具有私密性,公有云可以继续细分为公众云和行业云,前者是数据来源和服务对象都是公开公众,例如Google,而后者数据具有私密性,但是服务对象却是公开的,如环境卫星资源数据中心、政务系统、经济/人口统计数据服务等;由于行业组织的分散性,数据的封闭性特点,如果采用云计算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推动数据向服务的转化。中国行业信息化已经有近20年的历程,已经积累了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行业云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行业标准何时出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云计算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云计算对于经济、科技和安全产生的重大影响,不言而喻。以美国为首,众多发达国家针对云计算的发展都做出了长远的规划。而我国对这个产业,并没有统一监管,而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只见申报项目,不见出来研究应用成果。没有自主技术,勿谈技术标准,所以,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组织国家力量突破大型服务器和存储、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等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破,逐步建立起自主的技术体系,同时,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标准,对这个行业规范,从而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第三,鼓励自主产业,研发,创新政策在哪里?目前,在互联网、虚拟化、物联网等领域,我国对自主研发鼓励不够。
尽管,此前,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美国有学者称,随着Web技术的持续发展,云计算的重要性将超过互联网。而我国有类似浪潮这样的创新企业。甚至也有乐观者认为,“中国有望成为云计算领导国”。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现实是,目前我们信息化成功云计算案例并不多,国家没有建立云计算研发实验室。而以微软等西方企业在此领域投入较大,微软一万名工程师,7000人都泡在云里,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而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炒作概念上。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