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Gartner:企业应建立高水平云计算安全基线

来源:天极网信息化频道 作者:天极网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23 17:16 
核心提示:界定云计算和客户之间的技术和法律义务很困难,不仅美国联邦政府在其FedRAMP计划(寻找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云服务供应商)提到了这个问题,云安全联盟(CSA)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建立了几个工作组来定义行业标准。

Gartner研究副总裁Jay Heiser表示,实现高水平云计算安全仍然需要经历长期而艰难的努力。他表示,在云计算安全得到改善之前,拥有敏感数据的企业和政府组织可能会从云服务中撤离。

Heiser表示:“与小企业相比,金融机构对云计算更加保守。”另外,他认为,使用基础设施即服务要比软件即服务更容易建立安全基线,因为有更多灵活性,更少依赖于服务供应商。但总体而言,云服务供应商对于其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做法并不是很明确,这使他们很难赢得客户的信任。

Gartner的客户对于云计算合同的不完整性普遍感到失望,他们并没有在合同中看到他们期望的与安全相关的条例。

界定云计算和客户之间的技术和法律义务很困难,不仅美国联邦政府在其FedRAMP计划(寻找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云服务供应商)提到了这个问题,云安全联盟(CSA)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建立了几个工作组来定义行业标准。

虽然很多组织都在努力改善云计算安全,并且所有这些云计算安全努力也是值得的,但这些标准都需要一年到五年时间才能成熟。

在此期间,企业和政府明确其需求,并尽可能地评估潜在的云服务及其安全选项。首先应该检查进入其云服务的数据的机密性。

目前云计算领域最成熟且可用的安全控制都涉及身份和访问管理机制以及基于服务器的加密,但云服务客户应该询问供应商,加密密钥是如何管理和存储的,并确定这种风险是否可接受。取证调查目前还不可行,并且,从整体安全控制来看,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看到针对云计算的“强大的技术”。

云计算的经济吸引力很强大,有时候经济利益似乎大约潜在风险。Gartner建议客户考虑将低敏感度数据放到云服务中,而对于“中等”敏感度的数据,企业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敏感度数据,则不应该考虑放到云服务中。

云服务供应商很少提供针对攻击的任何赔偿。并且,考虑到云供应商可能会离开云计算领域,客户需要确保该供应商可以归还数据或者有一个备份应急计划。Heiser指出,当两年前Mumboe SaaS关闭时,他们给客户两个星期时间来取回数据。这给客户敲响了警钟,即云服务可能会突然“消失”,客户应该对这种情况做好准备。

即使是一些家喻户晓的云服务供应商(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也可能出现数据消失的情况,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消失,或者永久消失。Heiser称:“恢复并不是简单的过程,将服务损失和可用性放在你的列表首位。”此外,他还指出,实时服务升级可能导致广泛的数据损坏。

IT管理人员习惯地认为,对于应用程序、服务、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他们对自己能做什么拥有控制权,但他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根据云计算的性质来看,这种习惯的灵活性在云计算中并不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