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云计算落地看国内厂商的云计算策略

来源:计世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18 13:11 
核心提示:已经运营两年的腾讯云平台将于2013年3月初全面开放。相比于国内其它云平台,腾讯云平台仅面向移动开发者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从社交化内容存储、移动网络加速、LBS、点对点通讯、移动安全和移动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帮助移动开发者。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云计算在中国成为主流的一年。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成熟,更多的用户开始应用基于云的服务,更多的企业开始落地云计算。

国内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云计算,本文盘点国内互联网公司部署的云计算平台,以提供参考。

腾讯

已经运营两年的腾讯云平台将于2013年3月初全面开放。相比于国内其它云平台,腾讯云平台仅面向移动开发者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从社交化内容存储、移动网络加速、LBS、点对点通讯、移动安全和移动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帮助移动开发者。

目前使用腾讯云平台的应用中,日活跃用户数过百万的开发商已经超过25家,同时在线用户数过10万的开发商超过30家。其中就包括游戏开放商Zynga、EA等。云平台的整体运营规模已经超过2万台实体服务器。

腾讯CEO马化腾在2012年广东互联网大会上表示,2013年将继续全面开放云平台,而且是向所有开发商进行开放,即使没有加入开放平台,都可以应用腾讯云服务。

腾讯云虽然也在建立PaaS(平台即服务)体系,但目前的重心仍然是放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上。

百度

百度BAE(BaiduAppEngine)是百度推出的网络应用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稳定、可靠的应用托管服务和丰富的组件支持。开发者可以在创建应用时选择托管到BAE,从而将应用部署在BAE上。通过应用管理页的云环境管理来配置您托管的应用并使用组件服务。

百度BAE已于2012年12月25日起,对BAE(百度应用引擎)进行收费,收费涉及“云环境”和“云存储”服务。收费价格略低于新浪SAE(SinaAppEngine),但差别不大。

不过,百度BAE的起步比新浪SAE晚,目前还不够稳定,距离新浪SAE服务还有些距离,推出收费模式并不利于开发者的入住。

阿里巴巴

早在2010年,马云就曾表示未来将加大在云计算、云存储上的投入。2012年8月,阿里云启动“站上云端”项目,宣布将持续投入数亿资源,帮助中小网站从传统的服务器迁移到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上。

从近期的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调整来看,阿里云已经与中国万网合并为新的阿里云公司。阿里云与万网的品牌融合,透露出阿里巴巴集团继续在云计算市场深耕的决心。双方合并后,阿里云将吸收万网的用户。

万网曾是中国最大的虚拟主机的提供商,但老的虚拟主机服务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随着阿里云以云主机(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器)的形式杀入IDC领域,万网在服务器托管领域的优势逐步丧失。

阿里云和万网合并后,阿里云计算服务产品将借万网渠道销售,价格几乎是国内最贵的。

盛大

盛大云在国内起步很早,号称“中国最完整的公有云平台”。

早在2009年盛大就已经将“虚拟化和云计算”立项进行研究开发。在2010年初盛大集团正式将云计算列为未来十年发展三大战略之首,并于2011年一月正式成立盛大云计算创新院主导云计算业务。同年7月正式推出盛大云平台,开始公测;9月盛大云成为盛大集团子公司、开始独立运营;10月盛大云开始对外提供收费云计算服务。盛大云对外开放后,主要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2012年3月又推出了两款新的云服务:数据库云和网站云,相对国内其他服务商,盛大云在技术方面更加成熟,价格合适,但产品体验有待加强。

新浪

新浪SAE(SinaAppEngine),是新浪研发中心于2009年8月开始内部开发,并在2009年11月3日正式推出第一个Alpha版本的国内首个公有云计算平台,SAE是新浪云计算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SAE作为国内的公有云计算,从开发伊始借鉴吸纳Google、亚马逊等国外公司的公有云计算的成功技术经验,并很快推出不同于他们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云计算平台。

SAE的基本目标用户有两种,一种是Web开发者,另一种是普通互联网上网人群。SAE重心在PaaS平台,开发人员目前偏少,团队相对稳定。价格较低,入手使用较为容易。

华为

在华为的整体战略中,云计算是支撑未来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华为总裁任正非此前曾在该公司2010年举办的首届云计算大会上描绘了华为进军“云计算”的蓝图:“华为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要追赶谷歌,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信息的应用与服务。”

自2010年华为宣布进军云计算市场之后,华为开始重点拓展以IT产品线为重要支撑的企业业务市场。相对互联网公司,华为的云平台借助其在通信业20多年的耕耘,主要针对企业级用户。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