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大数据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
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产业应用单一等现状也暴露出云计算产业发展潜力仍待挖掘,相关专家建议,未来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多方面发展。
——我国云计算产业初具规模
云计算被称为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的引擎和神经中枢。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研讨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办,以“云领发展,化云为业”为主题。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云计算逐步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参加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研讨会的专家表示,虽然总的来说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某些应用方面已初具规模。
2010年10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两年多来,各试点城市云计算产业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各地也纷纷建设云计算中心,有20多个城市制定了云计算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表示,北京市2010年启动祥云工程行动计划以来,云计算产业初具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初步探索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2013年北京市将集中力量建设绿色的数据中心,做大做实四项云服务示范项目,带动服务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成为试点城市以来,上海市新增云计算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企业过百家,云计算产业新增产值及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收值超过500亿元。
——产业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
记者在与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研讨会同期举行的展览会上看到,参会企业虽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但其中多数集中在云存储方面,其他方面的云计算应用占比不高,云计算产业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认为,我国多数云计算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能力有限,提供业务的模式服务还比较单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部署云计算系统或者使用了云计算服务的用户中,超过90%是企业,政府用户占4%,非营利性组织占2%,而学校及培训机构仅占1%。教育云、政务云等产品使用很少,这说明“中国云”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没有发掘。
中国科学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许鲁认为,就目前的应用模式和整体构建而言,我国云计算面向专用的应用较多,普适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不探索,不应用,云计算永远不会成熟。”
许鲁表示,计算系统、网络技术系统、存储技术系统这三者都是云计算重要支撑点,但因为我国云计算技术和应用起步晚,计算系统规模、设计及控制能力还远逊于发达国家。
——利用大数据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进步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大数据是“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在云计算时代,大数据与云计算相结合将推动各个产业的进步。
李德毅认为,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可以应用到位置服务、天气、医疗、教育等各方面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李德毅举例说:“同样是癌症,但是因为年龄不同、基因不同,就应该用药不同,实现精细化医疗。”通过大数据统计人从出生到现在的用药情况,每次生病的恢复时间
中国ICT行业主管陆海波谈及自己对云计算的畅想时大胆设想,云计算与大数据相结合,可以使人们感觉到对方真实地在自己面前,从而使会议、学习、工作完全可以在家里完成。将来的教育也会实现个性化发展,根据对人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统计,可以对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