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信息与通信行业云计算峰会传递强烈信号
早春三月,暖意融融。由人民邮电报社、CNII中国信息产业网主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协办的第四届信息与通信行业云计算峰会,于3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峰会吸引了超过500名通信与信息行业专业人士的参与。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运营商的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云计算发展环境与态势、存在的难题与应对措施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华为、思科、戴尔、惠普、施耐德电气、Hillstone山石网科、蓝汛、RSA、网秦、Mellanox、Net optics、Fortinet、东软等厂商的专家就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精彩观点。各界嘉宾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使峰会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丰硕成果。
云计算已被定位为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在峰会致词中首先对我国云计算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他认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云计算在我国已经渡过了概念炒作的起伏全过程,正在进入新的理性务实发展周期的起步阶段。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三点:第一点,云计算顺利地完成了一项新技术起和伏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大幅度提高。据网络调查,现在80%以上的IT管理者,都了解和熟悉云计算技术,其中90%以上的人,都认同云计算是网络运行计算的一个方向。第二点,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实验和在一些小规模专项业务上的应用成功,使政府各有关部门对云计算的认知也更明确,尤其在“十二五”规划中,云计算被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规划陆续出台,发展的政策环境、配套措施正日趋完善。第三点,云计算应用也处在升级向规模化应用、系统化应用转变的过程中。云计算已经从学者主导阶段到了企业主导阶段,它的应用已经开始从企业的小规模单向应用的实践,向更大规模的依托网络、依托数据中心,并不断地采用诸如大数据的应用技术,向系统的、规模的应用转型。
武锁宁同时指出,信息通信行业云计算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云计算的关键产品和技术,包括大规模的资源管理和调度、大规模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以及核心芯片等,仍有待推进、创新、突破。二是云计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仍亟待提高。目前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仍较小,业务比较单一,云计算的省钱效应和赚钱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云计算的技术标准体系仍不健全,与云计算安全相关的数据及隐私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法规尚不完善。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在峰会上表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一直将支持和保障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在通信业“十二五”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已经将云计算定位为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融合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方向。今年年初,工信部还联合发改委、国土部、电监会和能源局共同出台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合理布局、健康发展。
谢雨琦透露,在推动云计算技术创新应用普及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信部还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工信部根据“十二五”相关规划以及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强部省联动,引导各地方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当投资。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三是培育新兴业态、普及应用服务。以应用创新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云计算的普及和发展。 四是推进网络建设,强化基础支撑。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在年初已经正式启动,网络能力的持续提升,将为云计算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网络基础支撑。五是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竞争。将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安全资质、信用水平等方面加强监管,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促使企业提升安全水平、诚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个人隐私和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
我国云计算服务
规模差距仍较大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在峰会上介绍,我国公共云服务规模与发达市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球公共云服务仍未到“全面爆发”之时。据Gartner预测,201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072亿美元,其中IaaS/PaaS/SaaS市场规模为222.7亿美元;2011年全球IT市场规模为3.67万亿美元。 全球云服务市场仍很不均衡,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占60%。我国市场规模绝对值较小,2012年国内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仅包括公共IaaS/PaaS/SaaS服务),约35亿元人民币,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仅为日本的五分之一,美国的三十分之一,尚不及亚马逊一家企业云计算营业额的三分之一。
但我国公共云服务企业群体已初步形成。SaaS领域服务商主要是企业级软件服务,平台规模普遍不大,但营收较好;IaaS领域形成“两大+众小”格局。PaaS领域以大型互联网企业为主,盈利模式尚未形成。此外,国际云计算服务企业开始进入中国。2012年年底,微软宣布与世纪互联合作在上海建立数据中心,并在国内提供office 365和Azure服务。刘多表示,国际巨头的进入可以促进国内云服务领域的竞争,提高市场整体水平,给中国云服务行业带来“鲶鱼效应”,并促进政府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教授朱其亮则认为,纵观全球信息通信产业,云计算的国际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理性的实施阶段。在Saas层、Paas层、Iaas层三种商业模式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IT资源,提高了IT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为信息通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由于云计算国际规范的不断发展和细化,推动了以全球构建,以云计算服务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形成。而我国云计算还处在起步阶段,实施中也暴露出某些盲目性,因此迎接和探索云计算的实施策略,既要有国际和国内的视野,又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务实的策略,包括通过云计算推动信息通信产业的转型;强化云计算的高投资回报;跟踪国内国际的规范,强化云计算整体规划;积极而谨慎地制定云计算的架构和路线;落实云计算的实施准备。(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