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产品 >

三星存储芯片项目到底为什么落户西安?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1-16 14:25 
核心提示:陕西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在三星签约时表示,目前的西安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当中,已经具备了承接重大产业项目的能力和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迈上新的台阶,同时,西安科技力量雄厚,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全国领先,西安能够对三星这样高技术的项目

当韩国三星电子以70亿美元投资金额的存储芯片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的时候,注定开启了高新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一段新的历史。

三星中国战略锁定西安究竟为何?西安为什么会受到三星的青睐?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全哉垣为何对“西安速度”大加赞赏?

产业优势:

名企聚集铸造一流产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随着西安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及高端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在西安设立了130多家企业或办事机构。

而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成为中西部经济总量最大、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高新区。近年来,这里吸引了高通、GE、爱立信、美光、华新丽华、信泰电子、NEC、中兴、华为等世界500强和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进驻。仅2011年,就有1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进驻高新区。这都为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完善产业链发展积聚了力量。

“我们在西安高新区开展业务超过六年了,见证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过程”。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高新区已经开始由“大招商”向“招大商”,产业布局朝着资源节约化、生产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正是基于一流的产业配套环境,三星看到了发展的未来,对高新区的产业优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环境优势:

高端承载力凸显城市价值

陕西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在三星签约时表示,目前的西安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当中,已经具备了承接重大产业项目的能力和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迈上新的台阶,同时,西安科技力量雄厚,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全国领先,西安能够对三星这样高技术的项目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人力资源。

近年来,西安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深厚、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完善、区位优势突出的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城市价值得到充分兑现,生态环境、投资环境、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和承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三星经过一系列的选址考量,对西安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是,西安市具有半导体生产线必需的产业用水和供电等基础产业设施,且拥有各种IT企业的研发基地和众多知名学府,可确保优秀人才的选聘。特别是已有多家国际IT企业进入并设立生产基地,且中国客户群体也在持续扩大,预计高新区将成为反映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的重要战略据点。

未来,西安将以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奋斗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历史文化基地。这都为三星在西安的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才优势:

人才资源让科技企业锁定高新区

对于半导体这样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来说,流动性小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近年来,众多科技型企业纷纷落户西安高新区,已经为西安和高新区的人才优势画上了完美的注脚。

西安是全国知名的“科技基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这座城市高度集中,地处西安的高校中,设有电子信息学科的达到40多所,研究领域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50余家。这些科研院所依托西安的大批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这方面的企业也达到了2600多家。

西安雄厚的人才资源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也为高新区和西安搭起了经济、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源平台。与其他企业落户前一样,三星电子在落户西安之时,也对西安的人才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是他们调研的对象。经过前期调研,三星电子认为,西安的科技人才稳定性好,流动率低,素质高,能够满足三星未来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西安高新区作为陕西科技型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近年来充分利用区内的企业和项目,采取科技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技术交易、风险投资等举措,为区内的企业和人才发挥所长搭建起了坚实的平台。到目前,高新区聚集了各类人才27.5万人,吸引了留学回国人员2600名;1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6人入选“百人计划”,被授予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在高新区这片沃土上,大批人才聚集、众多科技型企业荟萃,它们之间互为动力、彼此推动。此次三星电子开工的存储芯片项目,也必将与高新区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形成良性互动,更进一步释放西安的科技与人才资源,成为西安打造信息技术产业高地的强大推力。

资源优势:

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助推产业发展

“半导体行业生产对于能源供应的要求很高,水、电、气等各种资源的供应是否充足是必要条件。”应用材料的负责人这样说道。经过了应用材料在西安六年的发展,他深刻地感受到资源强省的优势明显,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三星经过考察对西安的水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发现,其他城市的水资源,一般都需要通过处理之后才能供半导体工厂使用,而化验了西安的水质以后,西安水质优良,完全符合生产要求,原水甚至不进水厂处理,就可以直接使用。资源优势也成为了三星落户的关键。同时,西安高新区供电、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能源需求。

西安高新区电子组的工作人员特意安排韩方参观了还很少对外开放的西安市供电控制中枢:西安供电系统调度指挥中心,对韩方提出的供水、供电等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解决,让三星看到了与高新区合作毫无后顾之忧,经过技术交流、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韩方人员对西安能源供给的信心大大增强,促成了三星项目的快速落户。

服务优势:

省市联动办大事 事不过夜显诚意

企业落户前的调研与考察涉及到方方面面,三星也不例外。当三星把目光落向高新区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实地调研、深入考察、委托评估。在这期间,三星电子感受最深的一个词,用三星电子副会长权五铉的话来说,就是“感动”。

记者了解到,三星为存储芯片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与调研,庞杂且细致,大到产业环境、城市生态,小到职工住宿、水电供给,无所不包,就这些方面向西安先后提出了1000多个问题。

调研的结果让三星满意,而西安方面对三星提出问题的回复更让三星感动。在今年4月10日三星项目签约后的媒体见面会上,三星电子副会长权五铉深有感触地说:“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长赵正永对这个项目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发展IT产业的意志非常坚定,这一点很重要。他们对这一项目的执着和努力确实令人感动,这是三星选择西安的重要原因。”

陕西省市领导的重视与关注是三星最终选择落户西安的重要因素,而招商团队对三星项目的及时反馈,更让三星感受到了西安对这一项目的诚意,感受到了高新区、西安、陕西人办事的积极与高效。每当三星提出一个问题时,西安的招商团队都会尽快拿出最详细的答案、给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在“省市联动,以省为主,志在必得”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招商团队时刻准备着,以“事不过夜”的精神赢得了韩方的信任、赢得了最终的花落高新。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