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产品 >

反思安防芯片之痛:产业链何时能纯国产化?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09 17:00 
核心提示:目前,位于安防产业链上游的安防芯片产业基本由国外企业所把控;产业链中游的硬件设备厂商已具有一定的研发技术实力,在部分领域也已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相对比较分散。

在经过金融危机时期的短暂低迷后,中国安防行业仍然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产值达到约2300亿元,同比增长23%。2011年安防行业延续了2010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安防市场的需求不断释放,企业海外拓展不断深入,2011年全年中国安防行业产值保持约20%的增长率。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行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按照全行业20%的年复合增长率估算,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占安防电子系统的份额超过50%,成为其规模最大且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安防行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加入,成为继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等领域之后一个新的利润聚焦点。然而,在中国这个全民缺失自主产权的核心芯片技术的时代,安防芯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同样成为中国安防企业抢占技术高地的掣肘。

尤其是近段时间,随着日本上演购岛闹剧,日本政府一再提出无理要求,侵扰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导致中日政治、经济及各个方面的关系日趋紧张。“抵制日货,支持国货”成为我们越来越响亮的口号,然而这也一次又一次的触及安防人内心的痛楚。

“没有人不支持国货,但是支持国货不能以牺牲企业利益为前提。就目前而言,如果众多安防企业不再进口日本配件,只可能引发企业连锁性倒闭,最后遭殃的几千几万人,所以我们呼吁的支持国货,应该是广义上的支持,理性的支持。”某安防企业家如此对笔者说到。面对日企CCD芯片在国内垄断地位的市场环境,这位企业家提出一种无言的抗争:中国“芯”的日子何时能到来了?

CCD,抹不掉的日本烙印

1999年,部分中国企业开始从日本松下集团引进CCD芯片;2001年,最大的CCD芯片供应商从松下集团转为日本的夏普集团;2003年,大名鼎鼎的SNOY正式展开对华销售,SNOY制造的CCD芯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中国CCD芯片的主流市场,而这个状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CCD芯片一直没有脱离日本进口的困局。日本企业牢牢把控住了CCD芯片这一命脉,一旦日本产品进口受阻,中国安防企业等于被釜底抽薪,这几乎是业内的共识。核心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国内安防企业不但要为昂贵的技术成本买单,还时常遭受到货源的控制和价格的调整。

我们能否掌握这项技术,真正实现我们自己的安防梦想飞越了?

国家政策支持尽早实现安防产业链上的纯国产化

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在国务院去年年底公布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将芯片产业作为核心基础性产业。今年是执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坚持以整机应用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开发优势产品、形成创新特色、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产业群体性跃升发展,已成为芯片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位于安防产业链上游的安防芯片产业基本由国外企业所把控;产业链中游的硬件设备厂商已具有一定的研发技术实力,在部分领域也已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相对比较分散。安防领域所用的芯片及关键器件基本是从国外进口,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许多企业赚取的仅是产品的加工或组装费,赚取利润仅为上游技术企业的1/10。

目前国内生产资源非常丰富,同时工业化、标准化及第三方的介入给芯片设计业者提供了快速进入市场的可能,从而推动了芯片国产化和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安防行业的蓬勃发展,让国产芯片厂商看到了希望,以海思、中星微、上海富瀚、杭州晶图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国产芯片研发生产的企业,将目光聚焦在安防芯片上,试图在安防行业一展拳脚,发挥最大的价值。

从技术角度来看,安防应用系统已经明显地分为前端、管理平台、通信交换、存储管理等,也产生了很多同业务结合的行业应用化的管理平台。

目前工程商、设备厂商、集成商、工程商处于博弈阶段,未来谁能在安防行业中起主导作用还不明朗,但网络化、智能化、IT和安防的融合与应用将是未来安防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融合不仅会扩宽行业的发展面,也将改变、完善产业链上的各种产品,促使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随着国产芯片技术的不断提升,安防产业链上的纯国产化也将得以实现。届时,我们就可以从内心发出“抵制日货,支持国货”的呐喊。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