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辉煌的背后 多年来服务器领域的坚持(6)
2007年推出代号为“Caneland”的新平台,它将包括一个四内核处理器(代号“Tigerton”),并基于英特尔的下一代微体系结构。Caneland平台设计通过直接连接各处理器与芯片组的高速互连接口提供更卓越的性能。此外,Caneland平台还有望采用未来内存技术,即全缓冲双列内存模组(FB-DIMM),并将包括四个内存互连接口,可充分利用增强的技术能力。
2008年9月22日,英特尔发布了代号为Dunnington的45纳米英特尔至强7400系列处理器产品,继续巩固其在高端服务器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全面提升性能标尺,并为虚拟化性能表现设定了全新标准。英特尔至强7400系列处理器可在一个处理器芯片上最多提供6个处理核心以及16MB共享缓存,以及最多支持到16路处理器,以提供高达16×6个处理器核心的计算能力。
Xeon系列处理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全新的Nehalem架构将使其摆脱一直以来伪多核的诟病,而内存控制器、QPI总线的引入也使得处理器I/O速度更快,而新增加SSE4.2指令、同步多线程以及更好的虚拟化性能使得处理器运算性能更强,自动化能源控制技术的引入也顺应了现在用户对能耗越来越重视的趋势。>>
代号“Westmere-EP”的英特尔至强5600系列处理器也在2010年3月发布,可以看做是英特尔至强5500(Nehalem-EP)的升级版。从英特尔“Tick-Tock”的产品推进策略可以看出,Nehalem是45nm工艺成熟之后的Tock年,因此处理器微架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Westmere-EP则是同样微架构下的制程工艺进步首款采用32nm工艺的至强处理器。
同样针对双路服务器市场,与至强5500相比,除了提升了工艺制程外,至强5600的重要变化还体现在:6核心12线程设计、1.86~3.46GHz(四核产品)、2.26~3.33GHz(六核产品)的主频、12MB的更大L3缓存,以及在能耗管理方面的增强技术等。
由于决定处理器最关键的因素有处理器微架构和制造工艺,至强5600仍然沿用了至强5500的Nehalem架构,因此,最重要的不同就在于32纳米工艺。和至强5500一样,至强5600采用相同的插槽、芯片组,同样具有两个QPI通道,三个内存通道,支持DDR3规格内存,主频范围基本相当,也支持超线程、Turbo Boost等技术。
其中,低功耗版的四核至强L5609不支持超线程和睿频技术,不过功耗可以低到40W。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在Westmere中对微内核做了一定的升级,加入了AES增强指令集,,专门用来加密数据。还追加引入了早先就有的Intel Trusted Execution Tech可信计算技术(TXT),从处理器层面大大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在虚拟化方面,英特尔优化了微内核内的虚拟页面表单,使其可以存取1Gb的虚拟机页面文件(虚拟内存地址与物理内存地址靠这个表单做映射)。
据英特尔官方的说法称,采用了32nm工艺的至强5600相比上一代产品性能提升了60%,并且可以实现15:1的服务器整合比。
2011年3月,英特尔发布了同样基于Westmere架构的至强E7产品,同期也发布了基于全新Sandy-Bridge架构的至强E3处理器。这是至强家族再一次更换产品线的名称第一次用DP和MP来称呼,第二次用3000系列、5000系列和7000系列来区分入门级、主流应用和高端多路应用。
我们首先来看代号“Westmere-EX”的至强E7处理器。该系列产品延续了Westmere架构,采用32nm制程工艺,最高型号拥有10核心(20个线程)以及近30MBL3缓存,自发布以来就荣登了x86处理器性能之王的位置。
至强E7除了核心数更多以外,相比上一代至强7500(Nehalem-EX)系列产品,其内存容量扩大了一倍(四路产品可以支持到2TB内存)。此外由于工艺提升至32nm,至强E7还拥有30MB的L3缓存。这些特性使得至强E7较上一代至强7500有了近40%的性能提升。(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