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张启谟:图书物联网发展浅谈

来源:中华商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1-05 09:45 
核心提示:在具体的产品应用上,课题组将RFID应用于高端图书、音像制品和限量复制品,每类产品都选择一二十种产品嵌入电子标签。此外,课题组还进行了芯片选型测试、读写器研制、天线研发测试、物流检测通道组建等工作。

当前,物联网是科技界最为热门的概念,在国外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关注。国内自2009年底以来,从中央政府到为数众多的大型企业,都纷纷将物联网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物联网极有可能是继大型计算机上、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又一场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科技革命。

物联网概念的发展可追溯到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首次提出物联网,但由于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器的发展,当时并没引起太多关注。1999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传感网的重要性得到学术界充分的肯定。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根据ITU的描述,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随后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IBM预测“智慧的地球”策略将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前首席执行官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而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引发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费巨资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回顾物联网的过去,展望未来,物联网从诞生到成熟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概念形成阶段(2000年前后)、技术形成阶段(2010年前后)、实验验证阶段(2020年前后)、应用拓展阶段(2020年之后)。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做‘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简而言之,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