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台电梯试点物联网监控(2)
20台电梯试点成功后,是否意味着今后南京所有的公共电梯都能用物联网技术来监控?
对此,质监部门表示,目前电梯监控网络与传感技术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工作,接下来质监部门将会制定相关标准引导企业、高校参与。
记者了解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前,与青奥会有关的场所有望先用上这一技术。
可智能判别电梯夹人、冲顶等故障
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医院、公园、机场、车站、轨道交通站点、公共停车场、商场、宾馆、餐饮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新安装的乘客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置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与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联网。本条例发布前已投入使用的电梯,应当在重大维修或者改造时加装。
此条例一出,就有市民担心隐私被泄露。对此,市质监局有关人士解释说,条例为了保护居民隐私,并没明确要求视频监控,而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安装相关的传感器,届时相关单位只需提供例如电梯开门、停机等8个安全参数即可。
物联网监控与单纯的视频监控有何不同?任诗波表示,现在的小区物管可以通过视频捕捉到电梯困人、夹人等画面,但没法甄别分析故障;而物联网监控则不同,主要是监测电梯运行状态的信号,提供传感器参数,“就好像监控仪里加了一个‘专家系统’,可以智能判别发生了何种故障,并及时传输到平台上”。
据悉,传感器设置时选取了12个监控点,可以检测出12种故障,包括电梯夹人、冲顶等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