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持续发热 七大关键问题不可回避(2)
顾德道:智慧城市发展需要广阔的视野
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德道先生指出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是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互动化、融合化,并强调智慧治理模式的变革和城市整合信息平台的拓展,利用人的智慧,物的智能,促进城市创新发展。作为城市首要发展目的是要做好基础工作,从单位内部开始拓展到一个行业再拓展到一个城市,要关心交通、看病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要让人们每天都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好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口号,因为它有更强的包容性、导向性、技术性,智慧城市要用智慧的办法来发展城市,更要拓宽广泛的视野。
顾德道先生针对“智慧城市热”的问题,他表示目前在宁波机关、大多数企业都听说过智慧城市或者正在参与智慧城市的相关工作,但不少老百姓对智慧城市不甚了解,这说明我们在对智慧城市的宣传和知识普及还需加强,所以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不断的深化,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城市转型成功。智慧城市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做好基础工作,做好知识普及工作从小的到大的,一步一步来做。
张克平: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
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克平先生指出,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管理模式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在不断地演进,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民需求的,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时代之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创新,才能占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制高点,未来的城市一定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发展。
在“感知中国”的背景下如何建设智慧城市?张克平先生表示,要正确看待“感知中国”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既要科学理性又要解放思想;既要立足自主,又要引进开放;既要只争朝夕,又要持之以恒;既要面对现实,又要展望未来。无锡在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首先是科学系统的进行规划,在攻破技术大关之后,初步形成建设架构,在慢慢的探索下,推动产业的发展。针对“智慧城市热”的问题,张克平先生直言,智慧城市热是肯定的,一个产业刚兴起的时候不热,那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产业。但是需要产业界各方共同努力,冷静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