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需落地 海尔大力推进物联民用化
我国的物联网建设正在从单纯的概念建设,向可实际操作方向转变。近日,各大媒体中到处可见物联网项目上马的报道,上海、无锡、南京、杭州等地纷纷牵头,形成了一股建造物联网产业基地的热潮。对此,业内专家分析,物联网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在技术层面已具备了生产制造的条件,特别是本次上海世博会上,海尔物联之家的横空出世更让人看到了物联网民用化、产业化发展的成绩。
海尔开创全球物联网技术应用先河
2006年,比尔•盖茨在私人别墅安排张亚勤博士,向“家访”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展示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国的物联网国家战略也由此掀开了“面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投入巨资研究物联网技术。同年,物联网技术也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与新能源、绿色制造等并列为国家五大新型战略性产业。
专家指出,由于在物联网领域,我国与其它国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物联网技术的长足发展有助于我国摆脱发达国家在网络技术上的垄断。而作为中国国际化的企业典型,海尔牢牢把握住了这一良机,担负起中国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集全球资源研究物联网技术,并率先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家电领域,为中国企业做出了表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尔“物联之家”分别在山东馆和世贸馆参加展示,创新的U-home物联科技与产品所营造的智慧家居理念吸引了成千上万人的观摩,U-home展厅更是打造了一个未来数字家庭的范本。
专业人士表示:当很多城市还在打造物联网基地的时候,海尔已经率先将物联网技术落地,应用在家电产品上,这充分显示了海尔的非凡实力和发展的前瞻性。他认为,经历了市场经济磨砺的企业,更容易掌握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需求的脉络。
海尔成为国内物联技术普及的标榜
物联网作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新兴的产业,必将成为各方角逐的焦点,进入寻常百姓家自然是物联网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国家明确了物联网的国家战略布局之后,各个地方政府及企业对物联网技术国家更积极的跟进国家相关政策,也意味着物联网普及的速度加快。然而物联普及步伐的加快并不代表盲目的跟从。“现在全国是一片物联网热,一头是政府热,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物联网项目,一头是小企业热,趁机倒卖传感设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物联网虽好,但也不能一哄而上,项目上马的同时要保证技术先行、标准先行,以避免泡沫化。
作为全球领先性的技术,物联网包括传感层、应用层、网络层等多个方面,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层面的共同壮大,所以任何一个层面的技术短板都可能造成物联网产业化进程的滞后。建设物联网基地固然是一个快捷的途径,在这个前提下,技术基础往往就成为制约物联网基地发展的“天花板”。在这方面上,作为优秀民族企业的海尔就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海尔倾力打造的“U-home”拥有着强大的研发团队和世界一流实验室,更是现国家唯一的“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已成为“海尔物联模式”的最大特点,也为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建立了核心优势。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通过需求拉动、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联动来不断推进。可见,物联网基地建设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也不能盲目冒进,因为技术毕竟最终要服务于需求,真正像海尔一样,“精研技术、研读市场、落地应用”才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