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其他 >

美欧物联网技术渐成熟 发力业务推广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08 11:50 
核心提示:目前,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基础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盟和日韩对于物联网业务的关注度较高。国外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业务应用,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商业模式。

目前,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基础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盟和日韩对于物联网业务的关注度较高。国外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业务应用,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商业模式。

邬明罡:

虽然物联网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其相关产业一直在持续发展着。目前,国外相关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业务应用,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产业环节众多

物联网涉及很多的行业和企业,物联网概念出现后,这些企业逐渐被划入物联网企业的范畴。随着一系列物联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些行业和企业有望从物联网产业的高度实现整体发展。

据介绍,整个物联网产业可以分为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基础技术研发、物联网制造业、物联网服务业和个人、企业客户。

基础技术研发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其中嵌入式系统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物联网相关芯片的基础,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是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基础,新能源技术为传感器和M2M模块提供能量供应。

物联网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环节。物联网制造业为物联网业务提供基本的设备和系统,目前以M2M设备、RFID设备和传感网设备为主,另外还包括测试仪表设备、融合性网关设备等其他设备。M2M设备包括移动通信芯片、移动通信模块、通信网关等设备。RFID设备包括标签和读写器芯片、相关天线等。传感网设备包括MEMS芯片、传感器、通信芯片和模块、传感网节点等设备。提供这些设备的企业都属于物联网制造业的一部分。

物联网服务业包括软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测试认证服务和应用服务。其中应用服务直接面向客户;基础设施服务包括网络传输服务、云存储服务等;软件服务包括应用软件、平台软件、终端软件等。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都属于物联网服务业环节。另外一些企业可能同时提供多项设备产品,还有可能同时生产设备和提供服务。

尽管未来服务市场潜力将比设备市场要大很多,但物联网发展初期设备市场是增长的主力。目前物联网技术刚起步、物联网应用并不成熟,设备市场仍将是业界的关注点。

基础技术集中在美国

目前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基础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盟和日韩电信运营商对于物联网业务的关注度较高。

在基础芯片和通信模块方面,德州仪器是数字嵌入及应用处理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物联网领域提供ZigBee芯片和移动通信芯片产品;英特尔作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制造商,在物联网方面能够提供Wi-Fi芯片、蓝牙芯片、WiMAX芯片和RFID芯片产品;意法半导体、高通、飞思卡尔等芯片企业也可以提供物联网所需的基础通信芯片。此外,Telit、Cinterion等通信模块企业将通信芯片整合成能够独立完成通信功能的模块,可以直接嵌入到设备中使其拥有通信能力。

在传感网和RFID方面,美国是传感网技术的发源地,目前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CrossbowTechnology、DustNetworks、EkaSystems等全球领先的传感网公司。目前全球主要的RFID企业也集中在美国,包括AeroScout、SaviTechnology、RFCode等。

M2M与RFID和传感网不同,拥有电信网络资源的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市场发展初期并没有关注这项业务,因此产生了很多M2M业务的虚拟移动运营商(MVNO),他们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提供业务,与电信运营商一样都属于物联网应用服务的提供者。随着电信运营商对M2M业务重视程度的提高,物联网MVNO地位逐渐弱化,其作用逐渐被电信运营商取代。目前,主要的物联网MVNO包括美国的JasperWireless、KORE,英国的Wyless等。目前,物联网业务发展较好的运营商包括法国Orange、英国沃达丰、美国AT&T和Verizon、日本NTTDoCoMo等。另外,美国的Tridium、Axeda等企业提供M2M软件平台。

目前,国外物联网产业布局情况如下:领先的RFID和传感网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硅谷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基础芯片和设备企业。美国电信运营商早期不是很重视物联网业务,直到2008年以后才纷纷关注相关领域,因而产生了很多全球领先的物联网MVNO企业。欧盟在基础通信芯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欧盟的电信运营商关注物联网业务较早,目前拥有较多的M2M通信模块企业,为M2M提供设备支撑。日本和韩国的物联网企业以电信运营商为主。

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外RFID市场、传感网市场和M2M市场比较独立,商业模式也有所不同,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系统集成商采购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物联网设备,加上自己或者第三方的软件应用,组合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这种模式是目前RFID和传感网业务的主要模式,很多企业集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于一身,同时生产设备和提供服务;还有一些企业(比如IBM)通过采购标签和读写器设备,通过自己的软件组合成解决方案。

第二种是物联网MVNO为客户提供服务。物联网MVNO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为客户提供M2M服务。通常物联网MVNO拥有自己的软件平台,需要购买终端等设备来制定解决方案,因此也起到系统集成商的作用。这种模式在美国较多,由于美国电信运营商初期对于物联网业务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产生了一批物联网MVNO企业。

第三种是物联网电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电信运营商作为价值链的核心集成设备、软件,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在欧洲比较常见,比如Orange、沃达丰都采用这种模式,把握整个产业链,直接为客户提供物联网业务。

形成这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原因,主要是电信运营商缺乏RFID、传感网、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基础,在M2M业务中很少涉及这些技术。目前除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以外的物联网通信技术主要由原先各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

运营商提供平台和通用接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电信运营商从业务提供者转变为平台提供者,未来,物联网业务将深入到每个产业环节,深入到各个生活角落,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将再次发生改变。

承担了一段时间网络提供者的职责后,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成为物联网行业的整合者,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服务,尤其是欧洲以及日本、韩国的领先电信运营商。而美国电信运营商在加强了对物联网的重视后已经逐渐从网络传输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但随着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市场的逐渐渗透,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所谓的行业壁垒。首先是在技术方面,各个行业有非常专业的需求,工业级的环境比人与人通信的环境要苛刻得多;其次是各个行业在自身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各有一定的成果,很难再采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应转变思路,采用提供通用网络业务设备、平台、接口和终端的形式,由各行业的专业企业来开发并提供业务,电信运营商得到分成。随着RFID、传感器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发展,它们将被整合进业务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