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立物联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2)
刘振南:物联网必将带来生活、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具备M2M能力的智能家居将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智能社区将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体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将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食品药品监管追溯系统实现对食品药品的监控,满足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需求,该系统通过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体系,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保证。
由于RFID、传感器、智能视频等前端采集技术的普及,把企业生产的自动化范围扩大,将企业信息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在物流、车辆管理、人员身份识别、农业生产等诸多生产相关领域,由于数据采集和控制反馈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自然随之提高。企业级的ERP应用已经得到逐步推广和深入,而物联网技术与传统ERP的结合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老龄社会日益临近,劳动力成本将逐步上升,而这一结合的趋势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
中国经济网记者:航天信息公司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未来的方向如何?
刘振南:根据物联网主要由感知、传输和应用三层次构成的定义,航天信息重点发展感知和应用两个层面的相关业务。航天信息更是有雄厚的技术积累优势。航天信息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物联网企业、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成功应用企业、RFID行业最有影响力电子标签企业和RFID行业最有影响力系统集成企业等。
航天信息进入智能卡领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智能卡封装、射频读写机具设计生产、电子标签设计制造和各类RFID应用方面基础十分雄厚。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指定的RFID读写机具及标签产品产业化基地,是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RFID的粮食流通信息化”项目的牵头单位,也是国内外多家物联网和RFID行业组织的重要成员。航天信息在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研发力量很强,航天信息数字研究院成立了物联网研究机构,聚集了国内物联网领域的众多优秀技术人才。公司的RFID生产线位于涿州,占地200余亩,为国内最领先的RFID生产线之一。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微波暗室、RFID实验室、室外汽车管理试验场等多个研究设施,为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行业应用方面,航天信息承担了粮食物流、RFID安全标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或重点项目,为物联网的发展尤其是行业应用领域树立了典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公司还在智能交通、供应链物流、身份识别和资产管理等领域有了诸多成功案例。
航天信息制定了公司的《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系列标签及感应终端,同时进一步开拓行业应用,充分发展身份识别、交通、物流与防伪、金融与支付、资产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坚守“创新物联技术 共享智慧生活”的使命,实现公司在物联网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行业应用的领导者。
中国经济网记者:随着物联网产业发展以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工信部将物联网正式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中,今年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的一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航天信息公司准备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刘振南:2010年,恰逢公司成立十周年。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十年来公司先后承接“金税”、“金卡”、“金盾”等国家级重点工程,成功研发了税务、交通、公安等行业信息化多项整体解决方案,尤其是金卡公司拥有丰富的智能卡和RFID产品及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研发与系统应用经验以及优秀人才队伍,可以为政府、国家重点行业及企业客户提供优质信息化服务,为全面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航天信息制订了公司物联网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我们将采取多种策略快速推进物联网业务的发展。第一,发挥品牌和经验优势,继续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在物联网应用的重点行业投入更大力量,建立更多成熟和领先的行业解决方案。其次,物联网业务作为新兴产业方向,已成为航天信息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重点投入方向,公司将抓住机遇,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资本创新等领域积极探索。第三,加强RFID前端设备的研发,在重点应用领域,例如粮食物流、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与监管、车辆与智能交通等领域大力投入,巩固其重点行业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先地位。第四,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合作,在区域物联网应用上与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扩大物联网应用的区域范围。
总之,我们将坚持“全面关注、重点投入、兼收并蓄、快速发展”的发展方式,采取内部挖潜、外部整合等多种方式提升航天信息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和产业规模,实现公司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网:在目前物联网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应运而生,您对展会有什么期望?
刘振南:首先,祝贺首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顺利召开。其次,感谢大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和企业形象的良好平台,我也期待着航天技术和产品能够在更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期待与同行学习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希望通过展会的影响力,逐步实现物联网行业从政府推动到行业自主需要的重大转变,涌现一大批成功的行业应用项目和优秀的物联网企业,实现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