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大连发现渔村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

来源:华商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24 11:26 
核心提示:大连市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队,对大王山遗址进行初步探测与调查,估测这处遗址应该在3万平方米以上。此外这处遗址的文物种类丰富,保存的也非常好,具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

考古专家解释说,红烧土层是大连先民盖房子时留下的痕迹,他们盖完房子后,会用火烧房子的土墙,这是为了让房子更结实坚固。通过遗址里红烧土层的范围大小,也就可以计算出这座史前村落的面积大小。

石斧、石锛、石刀、鹿角锥、红烧土层……

一处青铜时期的居住区遗址,在大连大王山上被发现,这里生活的可能是大连最早的渔民。

目前,省考古研究所已经对这个项目立项,并准备进行抢救性发掘。

荒山上发现青铜时代遗址

发现遗址的是大连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王德亮和他的同伴杨玉璟。昨日中午,王德亮再次赶到了位于大王山的这处遗址,并向记者介绍了发现的经过。

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他和同伴开车路过大王山附近,发现大王山上出现了挖掘机等设备,还有一些翻斗车。

而据他了解,早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就曾在大王山上发现了青铜时代遗址。但在当时普查时仅在山脊处有零星陶片和火烧土块,并没有发现大规模遗址遗迹,因此只是进行了记录。

“我们想上山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王德亮说,当时山上已经被挖出了几条道路,被挖出的土石中,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片,越往山顶陶片越多。

除了陶片外,他们还发现了石斧、石锛、石刀、鹿角锥,甚至还发现了长长的红烧土层。在考古中,红烧土层被认为是大连先民房屋的遗迹,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闻讯赶来的文物保护专家经过现场考察后,在红烧土层里发现了一件完整的陶器,还发现一件断成两截的石锛等。

省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白主任介绍,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处遗址为青铜时期的居住区,距今应该有3000多年的历史。

当时整个遗址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保存情况相对完整。

本月初遭到施工破坏

大连市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队,对大王山遗址进行初步探测与调查,估测这处遗址应该在3万平方米以上。此外这处遗址的文物种类丰富,保存的也非常好,具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

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勘察后,决定由省考古研究所立项发掘。但就在省考古研究所准备发掘时,这处遗址却在本月初遭到了施工的破坏。大王山附近正在进行填海工程,施工方将山上的植被和土壤清除后,利用大王山的土石填海。

2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王山南侧一处山坡已经被挖成几十米高的悬崖,去往山顶的山坡上,地面植被和土壤基本被清除干净,山坡上露出了石块,在石块中能找到一些陶片,大小从巴掌到硬币大小不等。

目前,这处悬崖和裸露的山坡已经被考古人员用警戒线拉起,但在山坡和悬崖旁依然进行着施工。“变成悬崖的山坡,也处于遗址范围内,遗址破坏得非常严重!”省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痛心地说。

除了施工的破坏外,这几天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市民来此“寻宝”。王德亮介绍,22日他到遗址时,就看到几个人用工具在挖山坡的土石,试图找到一些“值钱”的东西,甚至具有很高考古价值的红烧土层也被挖开了一部分。

大连先民北迁之谜

遗址从山顶向山下呈扇形分布,此前的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目前只剩下约4000平方米。从勘察情况看,遗址距离地面的厚度应该为0.2米至1米左右。

王德亮告诉记者,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000年前曾经有过一次大连土著文化和土著人数的大暴发,但这支土著由南向北一点一点消失,最终在大连地区完全消失。

这支土著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向北方的寒冷地区迁移呢?是海侵?还是海啸?还是其他原因?这些久悬于考古学家脑海里的大连史前之谜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答案。

王德亮认为,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答案的原因主要是遗址残缺不全。

“像高新园区的凌水小磨盘山遗址、旅顺的羊头洼遗址、旅顺的东海坨子遗址都已经消失了,所以这个大王山遗址就显得非常重要,极有可能揭开大连先民的北迁之谜!”王德亮解释说。

对于王德亮的一些观点,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也表示基本认同。

■最新进展

采石施工已叫停

本周抢救性发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在23日上午,文物保护部门和施工方已再次就此事进行协调,在遗址保护范围内(黄色警戒线内)的施工也已经被叫停。

省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白主任介绍,目前进入现场的考古所工作人员正在对此前的破坏进行清除,随后他们还将去除地表剩余的石块和土壤等。

将这些工作做完后,考古人员将布探方,对遗址进行发掘,预计发掘的时间将在本周末进行。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在现场挖出了简易的台阶供人员上下,此外还在山坡上用石块堆成了缓冲带。

为减少文物损失,考古人员决定在冬季出现冻土层之前,将地下文物抢救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