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工作者探密新疆西北的“石头迷宫”阿敦乔鲁遗址群
近4000年前,以当时的人力、畜力,如何将不规则的巨石破解成片状,如何搬运就位;是什么人种,哪个族群,他们从哪里来,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又去了哪里?这在我国传统史书甚至传说中绝无只字片语,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尚未有过同样类型的遗址被发现。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从2010年开始就着手要解开阿敦乔鲁遗址群这个“石头迷宫”的“谜底”。
阿敦乔鲁遗址群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山——阿拉套山脉中段的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方圆7公里。“阿敦乔鲁”,蒙古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遗址群的石棺及石栅所用石材,有的重逾1吨。
限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发掘工作只能在每年的6月至9月进行。考古研究所率队的丛德新说,今年的发掘工作已经收尾,待2013年夏季发掘工作仍将继续。
丛德新说:“整个阿敦乔鲁遗址群的核心,是一片长22.5米,宽18米的方形‘石城’(F1)。我们初步确认这是个祭祀遗址,它和其北侧的F2、F3(尚未发掘)组成一个倒‘品’字形,F1至F3沿山势而建,体现出当时曾依地形做过整体的设计,坐北朝南,背山面水。”
丛德新说:“遗址群包括11处举行某种仪式的石堆祭祀遗址(以F编号),60余座石栅墓(以SM编号),约30座石堆墓,出土文物包括少量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经过焚烧的人骨碎片,以及大芸(即肉苁蓉)等植物孢粉;依据取样进行C14测定,年代距今3700~3900年。”
丛德新介绍,由F1向南约百米,分布有石栅墓和石堆墓。石栅墓有出露于地表约半米高的方形石围,形似栅栏,中间为墓室;石堆墓则是在地表堆石封土,多为圆形,外无石围。石栅墓以SM-9为最大,石围长宽各为10米,高约半米。石围内正中地表之下为石棺墓室,长约2米,宽约1米。
丛德新说,推论建墓之初,先向下挖出直径约2米的大坑,再将高约1米的石板垂下形成石棺的四边,接着将墓主下葬,然后再用三块石板盖住石棺,铺上碎石土将墓坑填平。这些石栅墓石棺中所葬均为一人,石棺均为东西向,棺中只有残碎的人骨遗存,人骨有焚烧痕迹,推论葬前应焚烧过;每个石棺中均有一个陶罐,年代久远,均已残碎成灰,偶有残片。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