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遵义海龙屯考古又有重大发现

来源:贵阳新闻网 作者:黄黔华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17 18:19 
核心提示:这处新发现的建筑遗址群,位于“新王宫”中轴线“龙位坪”后侧,此前是一片茂密的灌木和乔木混交林,没有建筑存在的记载和传说。而其与“龙位坪”建筑遗址后端山墙之间的台坎上,还有一条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旅游便道。

15日,记者在遵义海龙屯考古现场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清理一片荆棘丛时,又发现了埋在地下的一个庞大建筑群遗址。据称,这个估计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遗址群,可能系“新王宫”的“卧室”。

这处新发现的建筑遗址群,位于“新王宫”中轴线“龙位坪”后侧,此前是一片茂密的灌木和乔木混交林,没有建筑存在的记载和传说。而其与“龙位坪”建筑遗址后端山墙之间的台坎上,还有一条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旅游便道。据称,当时修便道时,工人们下挖了1米多深,也未发现任何建筑痕迹。

8月12日,考古队在对今年新发现的海龙屯内城墙进行绘图时,在清理树丛过程中,发现荆棘丛中有很多碎砖和瓦砾。“当时怀疑这是人们随意抛弃的废料。”一位考古队员说,可此后一名工人挖一个树墩时,在地下20多厘米深处发现了一段典型明砖砌成的墙体。这一发现令考古队十分兴奋。8月13日,在大面积清理灌木丛后,考古队员在内城墙以内区域的1000多平方米范围内,先后挖下7个探坑,结果大多都发现了埋在地下的成段墙体。在一处台坎边,完全铲除荆棘和草丛后,还露出一段长约5米的石砌堡坎。

“我们确认,这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建筑遗址群。”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说,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估计与被称为“新王宫”的明代建筑群系一个整体。

据称,已持续了114天的遵义海龙屯考古发掘,此前已基本摸清“新王宫”建筑遗址的功能,但有关“平衡、对称”的问题,曾困扰考古队。“中轴线左侧靠后,有一个怀疑为播州末代土司起居之所的建筑群,但右后却没有建筑,这与中国古建筑的平衡、对称习惯不符。”考古队技术负责人侯清伟说,这次意外的发现,则“补齐了”失衡的一边。

考古队认为,新发现的建筑遗址群估计占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其功能可能类似“次卧”、“客卧”。不过,出于以保护为主的观点,考古队暂不会对它进行大规模发掘、清理。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