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龙山岗遗址考古发现堤防遗存
近日,考古专家对河南省淅川县龙山岗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首次发现了始建于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的堤防遗存,这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非常罕见。
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从2008年5月起,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到目前为止,累计发掘面积达10900平方米。
通过连续四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考古人员基本搞清了新石器时代各时期文化堆积的范围及聚落布局情况,取得了重要收获。该遗址堆积较为丰富,包含有明清、宋元、汉代、西周、王湾三期文化、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等时期遗存,分布范围大。遗迹类型主要有堤防、大型分间式房屋、灰坑、祭祀区等大型遗迹。其中,此次发掘中尤以堤防遗存的发现最为重大。
负责该遗址发掘的工作人员说,堤防位于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范围的东北部边缘,呈东南西北走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均分布在堤防以内(西南),堤防外(东北)为古河道(洼地)。堤防东南端起于古河道转弯处,西北端止于遗址西北部。结构致密,经过夯打而成。考古队还发现,堤防的内护坡压在一座早期房址的倒塌堆积之上,该房址保存相对较好。从该房址出土的器物来看,堤防应为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而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叠压在内护坡上这一情况,也印证了堤防修建的时期。
专家认为,根据堤防所处位置及当时聚落环境综合判断,该堤防主要起到防洪作用。由于其建造方式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墙的建造方式类似,因此不仅对于认识长江中游史前城墙的功能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于探讨该地域新石器时代各发展阶段聚落形态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南北文化中介地带的文化面貌和性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