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之宝不翼而飞 露天文物保护存隐患
“那么宝贵的一对石雕大象,竟然不翼而飞了。”昨日,陈贵镇余洪村熊家湾村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724666反映,该村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一牌坊的石雕被盗。村民们对这对祖祖辈辈都视为镇村之宝的失窃心痛和懊恼不已。
百年文物不见踪影
记者接到反映后,进行了实地调查。
据村民余立根介绍,在该村附近一个叫鲫鱼嘴的地方,路口曾树立有一座建于嘉庆年间的牌坊,距今已有200多年。
“牌坊气派得很,共有三个门,主门足足有2层楼高。”村民余立根说,该牌坊名叫贞女坊。牌坊的门柱雕刻精美,一边为“独龙戏珠”,一边为“八仙拜寿”。
牌坊一直是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主门顶端还有两块牌匾,一块刻有“圣旨”二字,另一块刻着“贞女坊”。门柱两旁,立有一对石雕大象。
上世纪60年代,“贞女坊”被拆毁后扔到了现大冶市茗山乡张子禹村下林湾的一个池塘里。
“爸,那座贞女坊前的一对石雕大象不见了。”11月7日,余立根接到儿子的电话后,急忙赶到了牌坊的存放地。但是,牌坊的一些门柱和一对石雕大象已不见了踪影。
水中睡了40多年
在下林湾的一个池塘前,记者看到只剩下一根长约3米的石条横放在池塘边。
“原来石象就放在池塘边,大象的鼻子还露出了水面。”下林湾一位80岁的余姓老人回忆说,1963年牌坊被搬到该湾后,一直就没挪过窝,在池塘里放了40多年,水里的石雕飞龙,龙鳞还瞧得清清楚楚。
“可能是11月4日被偷的。”。村民们回忆,七八天前就没看到露出水面的石象了。
据介绍,石雕大象高1.5米,至少重半吨,一根门柱也有300多公斤。有村民表示,他曾看到汽车在池塘边碾压的痕迹,车胎印很深。
牌坊背后的故事
翻开厚厚的族谱,余立根说,生于乾隆年间的太祖余承祚与果城里(现刘仁八镇)一位朱姓女子定亲,不过两人还未结婚,太祖却不幸去世,朱姓女子仍来到余家守活寡,终身未嫁。嘉庆年间,为表彰朱姓太婆的贞节,皇帝下旨建造贞节坊。
据《大冶县志·同治版》(译注本·卷三·建置志)第93页上记载:贞女坊,一共有4座,一为鳌山保周鑅的未婚妻李氏立。二为杨桥堡余承祚的未婚妻朱氏立。
余立根表示,文中所说的的第二个贞节坊,就是为纪念朱姓太婆所建造的。
露天文物缺乏保护
“村民应提高防范意识。”大冶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俊峰说,大冶农村拥有大量的古遗迹,一些地上的文物主要归私人所有,缺乏保护。一些文物贩子或窃贼将目光盯上了一些农村里的“古物”,以收购的名义了解当地有什么文物,然后伺机盗窃,遇到此类人,村民应该防范。如发现有偷盗行为,应及时报警。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