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国纪录片是被自己困死的
近日公布的《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共出品电影纪录片16部,而其中通过全国主流院线上映的13部纪录片,无一通过票房收回成本。
专家把目前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困窘归咎于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也许有道理,但肯定不是全部。
我对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一知半解,看到上述报道之后,很有兴趣地上网搜索了一番。这让我对中国纪录片有了一点点印象,但兴趣也就到此为止了,不是我无缘观看,而是我根本就不想观看。
我对照2010年中国纪录片名单,逐个查阅了每一部的主要内容,发现这些纪录片大多属于“宏大叙事”,或者是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历史或风景娱乐片之类,只有一部《归途列车》贴近现实生活。
以我对“纪录片”的理解,纪录片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不管是对历史的挖掘、反思,是对文化、文明的探讨,还是对人类生存的观照,对现实社会当下生活的深入观察,作为纪录片,要让观众有新鲜感,要给观众亲切感,要让观众感觉得到影片对人的关注,观众才可能产生买你票的意愿。然而,2010年的中国纪录片也许看上去很新鲜,却跟观众,跟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关系不够密切,亲和力还很欠缺。
《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很多纪录片还犯了一个很时髦的毛病,沾染了当前电影界的一些习气,好大喜功,大手笔大制作大题材大气魄,叫人觉得能拍出这样“大”的纪录片就是一项成就,很值得骄傲似的。但是,尽管这些纪录片有一定的内容也相当有分量,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甚至怀疑,有些纪录片未必是出于编导自己的兴趣而拍摄,而是暗含了某些宣传广告的意味,把某种思想观念或者欲求之类植入叙事中,结果是纪录片不幸掉进了宣传片说教片的窠臼。你究竟是要观众了解一个事实一个真相呢,还是要观众去上课受教育?
如果中国纪录片继续不接地气还自以为是,钻牛角尖般地照旧围绕“大”字做文章,煞有介事地怀旧,而无视当下的现实社会生活,无视公众的生存处境,不敢为公众利益发声,这样的纪录片就无法赢得观众,谈什么票房基本就是一个笑话。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