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三网融合视界 > 南京 >

广电/电信/移动/联通联手打造南京三网融合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17 15:28 
核心提示:2011年5月16日消息,南京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4家运营商在五一长期期间释放出了好消息:提前布局三网融合,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入市

2011年5月16日消息,南京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4家运营商在“五一”长期期间释放出了好消息:提前布局三网融合,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入市场。

三网融合行政壁垒繁杂、诸多利益方相互博弈,在首批12家试点城市之一的南京,是否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1、阶段性成绩

作为具体推进协调三网融合的机构——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总结工作中使用了这样的文字:完成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南京市经信委人士向本报表示,从线路入户的角度看,推动三网融合在新建小区相当容易,并且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各方也较好达成共识,但老小区“用谁的业务”仍比较麻烦。

另一方面,虽然业务渗透,但各自仍有封锁,如IPTV就无法看全常规电视节目。这或许有待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充分发挥。

对南京市经信委而言,在推动三网业务相互渗透过程中,积极培育打造涵盖三网融合的产业更为重要。这包括了数据传输光缆、无线基站、通信终端设备,以及相关硬软件研发、产业聚集区等诸多工程。

2010年底,南京依托信息电子产业,在三网融合产业完成销售收入714.8亿元,通信设备业完成销售收入290亿元,终端产品、支撑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分别完成了125亿元、202亿元、97.8亿元。产业覆盖的同时,诸如南京熊猫、联创集团、华宝通信等企业在政府采购大单的支撑下,也成为了国内行业的龙头。

事实上,在南京看来,不管三网融合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其物理基础和技术基础——网络基础设施设备,以及对其投入仍是关键点。

在试点过程中,南京就选择了50个重点企业工程和170个三网融合产品技术开发应用重点项目,5年内预计分别投入203亿元和40亿元予以推动。

此外,南京还就此在江宁、雨花台区以及麒麟科技园分别打造三网融合产品生产制造、软件支撑和技术研发应用三大产业聚集区。

南京市经信委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利用三网融合试点,将积极推动中国移动游戏基地、中国电信游戏运营中心、中国联通游戏与动漫基地以及江苏广电影视基地的建设,尽快形成产业聚集以产生经济效益。

预计“十二五”末,南京三网融合产业规模要达到2000亿元,本地产品配套率提高5%,为南京未来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提供坚实基础。

2、难题如何解决?

在现有体制下,三网融合试点并非一帆风顺。

南京市经信委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虽然工作在积极推进,但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如何对新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成为了焦点和难点,“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共同推进三网融合已十分困难。”

其中,广电行业体制现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也就是行业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而电信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以工信部为核心集中、垂直的管理体制。

“监管体制不同导致部门利益成为影响融合工作的首要因素”,上述人士表示,而各自为政的监管体制决定了资源的垄断性,行业资源的垄断性又决定了利益的专属性。

因此,三网融合试点,在南京虽然成立了市级的工作协调小组,并且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但运行仍然不畅,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需要涉及财政、发改、工商、公安、城建以及规划等多个部门。

而从技术层面出发,目前有线网的带宽是可达千兆,但外部的网络出口带宽还是掌握在电信、联通手上,这意味着,如果一幢楼前端设备的出口只有20兆,那么这幢楼所有的广电用户就只能在这20兆里分配,1G带宽的优势无法体现,利益分配也就无从谈起。

此外,广电苦于没有全国性大公司,无法“全程全网”提供服务,而在原有的探索上各地已经成立的一些有线网络公司且股权结构复杂。(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点评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