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调出真和谐
9月17日,市委书记刘永忠对我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作出批示,并高度评价此项新机制:“这是一种创新社会管理的调处机制,发挥资源的综合功能,提高了时效性,并带来了明显的客观效果,值得倡导。”介绍我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有关情况,以飨读者。
为应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急剧增长态势,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率先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一体化调处”,实现了调、裁、审“无缝衔接、提前对接”,大大降低了调后求裁、裁后求诉的比例,提高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调处资源的浪费。在“一体化调处”过程中,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和认定尺度,既提升了调解成功率,也提高了行政和司法的公信度,从而使矛盾得到及时调处解决,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避免了矛盾拖大或激化,也减轻了维稳工作的压力,提高了社会的和谐度。
我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引起省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中国劳动保障报》以《案结、事了、人和》为题、以《45分钟就打完一场劳动官司》为题相继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前不久,记者来淮进行专题调研,十月份,人社部将会同记者来淮专题调研评估。
立足调解,争议处理效率显著提高
创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重在构建大调解格局,坚持“以调为主,裁审为辅”,坚持重调、慎裁、慎审,多调、少裁、少审,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工作中,将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贯穿于争议案件审理全过程,贯穿于案前、裁前、裁后、诉前、诉后和执行等各个环节。特别是对关系到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以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组织实施“一体化调处”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均实施“一体化调处”。
一年多来,通过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运行,全市共有4116起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实现调解结案,使立案案件调解率由过去最高不足50%迅速提升到目前的85%以上,办案周期由平均56.7天缩短到26.5天,缩短了53.3%。由于案前、裁前、裁后、诉前、诉后始终注重调解,原本需要经过“一裁二审”一两年才能走完的漫长程序,现在最快只要四五十分钟,就可解决劳动人事纠纷。
重心下移,争议双方诉累显著减轻
“一体化调处”机制的建立,使劳动人事争议由被动受理为主动化解、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以“提前研判、提前预案、提前介入”为核心的集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审判机关调解职能为一体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实现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案前能化解的不立案,庭前能化解的不审理,裁(判)前能化解的不裁(判)决,使过去“为了结案而结案”,案件虽结了“心结”难了,握手言和“心未和”,致使90%的裁决(判决)案件进入申诉、上诉程序,甚至走上漫长的信访之路,直接导致职工群众诉累增加这一工作模式和工作效果得以改变。从实施情况看,矛盾双方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握手言和“心亦和”,职工的诉累明显减轻。用人单位劳资人员、管理人员疲于应付争议诉讼的压力也显著变小,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生产经营。从调查评估情况看,劳资双方十分拥护和肯定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新机制。
一体调处,劳资和谐程度显著增加
“一体化调处”实现了调、裁、审“无缝衔接、提前对接”,大大降低了调后求裁、裁后求诉的比例,提高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调处资源的浪费;在“一体化调处”过程中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和认定尺度,既提升了调解成功率,也提高了行政和司法的公信度,从而使矛盾得到及时调处解决,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避免了矛盾拖大或激化,也减轻了维稳工作的压力,提高了社会的和谐度。曾有当事人为了不在漫长的程序面前放弃部分权益,采取堵路、静坐、拦车等过激行为,这种现象不再发生。从统计数据看,随着调解率的不断上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率由53.8%下降到12.3%;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判决率由51.6%下降到18.1%;全市涉及劳动人事争议信访量由去年同期的762件降低到281件,下降了63.1%。
源头化解,劳资矛盾隐患显著减少
“一体化调处”机制相关部门在调解环节中,注重对个案的研判分析,力求通过个案,掌握劳资动态,有针对性地干预化解,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为此,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疑难案例研讨会制度等,积极探索劳动人事争议预测、预警和处置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针对我市台资企业劳动争议发生较多的状况,一体化办公室主动上门讲解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完善规章制度,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杜绝企业在制度上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现象。同时,还与市台办、市台协合作共同举办台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座谈会,邀请全省优秀仲裁员现场为台资企业就劳动关系方面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使其掌握处理劳资矛盾的有效途径和预防劳动争议最佳办法,从而有效避免劳动争议纠纷的产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