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电视台 >

新媒体形势下电视新闻栏目发展趋势(2)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蔡昕蕴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0 10:30 
核心提示:发展对策 1.增加新闻评论 新媒体对于电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面对这种挑战,电视的出路便是增加评论性节目,利用评论的深度与精度以及通过高水平的评论员,发出振聋发聩的评论声音,吸引更多的观众。以央视为例

发展对策

1.增加新闻评论

新媒体对于电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面对这种挑战,电视的出路便是增加评论性节目,利用评论的深度与精度以及通过高水平的评论员,发出振聋发聩的评论声音,吸引更多的观众。以央视为例,《新闻调查》以及《新闻1+1》是两档有深度评论的新闻栏目。但仅靠《新闻调查》、《新闻1+1》,仍然无法弥补央视在评论方面的欠缺。CNN、BBC是靠高质量的深度评论赢得观众喜爱的。但是像白岩松这样精通评论的媒体人在央视还是太匮乏,从这方面来看,央视想摆脱如今的困境,应当先从媒体人的选拔培养入手。

2.走品牌化之路

对于电视来说,新闻资源乃是其生存之本。在中国,央视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频道改革之后,央视对于新闻资源的利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从早间的《朝闻天下》到午间的《新闻30分》,再到晚间的《共同关注》,央视新闻频道的版面编排形成了以24档整点新闻为龙头,以新闻的深度报道和新闻性专栏为重点,以每30分钟一次快速密集投放的《新闻直播间》为特色的整体编排模式。整个新闻频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就连节目片头都成为统一的标识,体现了央视的“频道品牌化”策略。

3.善于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接受、使用信息的方式,传播状态由传统的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媒体市场呈现出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并且交叉渗透的格局,这些变化分流了观众对电视的消费兴趣。为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作为我国电视媒体中的核心品牌,央视在新媒体业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所依托的网络环境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IP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电视新媒体业务远远没有进入成熟期,其业务的表现形态和经营模式均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看待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如何制定正确的新媒体发展战略,仍然是电视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4.具有国际视野

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品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也在不断进行着质的飞跃。当今社会,新闻对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新闻从业者通过新闻报道传递出来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所以,新闻从业者正确地解读并实践那些耳熟能详的新闻理念,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如凤凰卫视作为一个面向全球华人提供资讯服务的新闻媒体,新闻取材首先着眼全球,新闻报道具有开放、开阔的思维和国际化意识。凤凰卫视重视员工的外语能力和海外教育背景。在新闻事实的报道之外,凤凰卫视也专注于为观众提供多元的、有深度的新闻评论。

毫无疑问,在新媒体形势下,电视新闻栏目只有利用好这个新的契机,站在时代的前沿,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