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接二连三收购美国电影公司 要“逆袭”好莱坞?
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
在过去的一两年,万达收购美国AMC院线,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好莱坞梦工厂在上海合建东方梦工厂,小马奔腾收购美国顶级特效公司数字王国,TCL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一系列中国企业并购好莱坞公司资产的事件,表现出中国资本在海外电影业发展的强劲态势。
中国资本是否已经“逆袭”好莱坞?昨天,在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办、瑞格传播承办的论坛上,众多中外业界大佬就此现象展开热议,提出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虽为时尚早,但并不是空谈,“中国资本从股权层面进入好莱坞六大片厂只是个时间问题。”
学习好莱坞技术提升国产片
中国资本搅动好莱坞,这要在以前,国人可能还不敢想象,如今却逐渐变成现实。
中国企业能有机会收购好莱坞内容和技术公司,首先在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成长。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感慨,十年前内地电影全年票房不到9亿元,而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一个星期的票房就达到9.3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票房将超过两百亿元。在他看来,未来五年内,中国电影年票房将超过北美市场,达一百亿美元,这是一个高速增长、充满潜力的市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好莱坞永远需要资金,但当下美国资本市场并不太好,过去好莱坞在欧洲找钱,现在来中国找钱。小马奔腾副董事钟丽芳认为,中国电影现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资本“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好莱坞这么多年的经验,还有制作技术,我们都可以学习。”她觉得中国每年生产好几百部电影,但品质高、规格高的确实不多。一旦中国企业掌握好莱坞技术,就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电影质量。
“我们与好莱坞公司组成东方梦工厂,以动画产品为核心,通过与好莱坞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制作出大众文化产品。”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李川也认为,动画片与真人电影相比,工业制作流程更清晰,能够快速把好莱坞的创意流程引入中国,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准。而且,动画片还可以开发衍生品、主题乐园。
中国电影虽然发展迅猛,但电影人才还跟不上产业步伐,这促使中国企业与好莱坞合作。“我们参与好莱坞大片制作过程,对国内青年电影人才也是一个培训过程,而过去他们主要熟悉产业单个环节,并不了解整个电影生产、发行流程。”钟丽芳如是说。据了解,东方梦工厂第一部练兵之作是《功夫熊猫3》,能够让国内动画人才一开始就接触好莱坞最先进的动画制作流程。
暂时无助于中国文化输出
中国资本进入美国电影产业,似乎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国门。不过,现实不容乐观,比如《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国内票房最高纪录,但在北美市场仅收获8万美元票房。
“我们准备制作的动作冒险大片《藏地密码》,就要做成全球化的电影,想把中国故事、中国文化通过好莱坞技术,讲给全世界的观众听。”李川说,但是目前挑选合适的编剧、演员,面临很大挑战。梦工厂创始人卡森伯格建议,中国题材很丰富,但培养全球化创意人才需要耐心,大概需要15年左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动画电影也需要耐心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慎重地说,中国资本进入美国电影产业,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自己不希望中国企业成为美国电影行业的银行提款机。“华谊兄弟目前还不可能并购美国一家大电影公司,但可以合作拍片。”他觉得现在基本上是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电影还进不了美国市场,华谊要先做好本土市场之后,再想着“走出去”。当下,最适合中美双方的是类似于《钢铁侠3》的合拍片模式,中国元素可以大量出现在这类好莱坞商业大片里面。
在易凯资本总裁王冉看来,眼下中国资本还不能真正称得上是“逆袭”好莱坞,只能说是与好莱坞的合作在扩大。“即便中国企业收购了一家好莱坞公司,还是要依赖好莱坞的人才、讲故事的能力,不太可能讲中国的故事,也还不是文化输出。”他认为,只有未来国内电影公司在想象能力和制作环节上赶超好莱坞,才能说是“逆袭”,才能真正传播中国文化故事,这起码需要10年以上时间。
不要给人捞一笔就跑的感觉
瑞格传播执行董事戢二卫介绍,好莱坞六大片厂在资本层面的并购,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发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未来中国资本的介入具备了更大的可能性。但收购好莱坞公司之后,也不要给人一种中国资本急功近利、捞一笔就跑的感觉。业界人士都感叹,收购公司说起来可能容易,但中美双方的文化融合却是最大的挑战。
提起收购美国AMC院线之后的经历,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感触颇深。“中美双方的法律制度、市场环境完全不一样,美方管理团队对中国企业文化机制完全不了解,相互建立信任的过程很难。”他透露,AMC院线美方管理团队对企业很有感情,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做,很怕中国资本进来捞一把就走,弄得乌烟瘴气。于是万达管理层与美方团队交朋友,给他们一种安全感,让他们放心干下去。
此前,日本、德国等资本曾进入好莱坞,或收购电影公司或参与投资,也遇到类似难题,但处理得比较成功。最知名的当如25年前,日本索尼公司耗资34亿美元收购好莱坞著名制片厂哥伦比亚公司。前美国奥斯卡奖主席西德·甘尼斯见证了收购过程,他透露,当时美国人觉得一个外国公司收购本土公司,会改变电影生产流程,把日本文化价值观强加到哥伦比亚公司,如此之下,公司原有创意人才会选择出逃。但索尼完全没有改变哥伦比亚的生产制作,也没有干涉电影创作,反而把自身技术和后者的影片资源结合起来,推出了DVD新产品。
西德·甘尼斯认为,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公司案例非常典型,也非常有眼光,比美国本土公司看得还远。他觉得中国企业要是收购好莱坞公司,也要有这样的远见。对此叶宁深表赞同,他表示,正是万达与美国管理团队敞开心扉的交流,尊重美方团队,让他们知道中方也愿意长期干电影事业。经过一年多的磨合,美方对中方最终建立起了信任感。“只有文化融合,双方目标一致,收购才能实现长远效益。”叶宁说。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