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2014世界杯,新旧媒介的决战之地

来源:钛媒体 作者:信海光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3-27 09:21 
核心提示:在以前,虽然网络媒介越来越重要,但仍然基本上是电视为主,网络为辅,主要是回顾、总结、评论、互动等拾遗补缺的功能,但今年,很多人将在互联网或互联网电视上观看直播;

1978年中国人如何“观看”世界杯我完全没有印象,第一次接触世界杯是1986年,当时是通过收音机和事后的报纸大概知道一些情况 。

1990年第一次深度接触,印象最深的是每天通过《参考消息》阅读外电的球评,看决赛是半夜通过家里刚买的彩电,意大利对德国。

1994年上了大学,寝室看电视不方便,了解世界杯多是通过《足球报》、《体坛周报》以及本地晚报,因为是学外语,还通过短波电台收听外电报道。

1998年世界杯,很多中国人第一次触网,体育论坛成为互联网上最火的BBS。

2002年世界杯,电视足球评论火爆,我在北大的老同学,央视花旦,足球外行沈冰一炮走红。

2006年世界杯,博客评球火爆,也出现了黄健翔的咆哮,这一年吹响民声与电视分道扬镳的号角。

2010年世界杯,主导舆论的是新浪微博,移动互联开始介入世界杯传播。《黄加李泡世界杯》等自媒体节目开始出现,并且风光一时。

然后是2014年世界杯......这一年,世界杯的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世界杯是新媒介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借世界杯实现超越和翻身,一向是各大有体育基因的互联网公司在世界杯年的集体诉求,而且不乏成功先例,比如98年,当时的四通利方就通过设立“法国98足球风暴”创下中文站点访问最高纪录,一举成名,此后经过资本运作,才有了后来赫赫有名的第一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和新浪微博。2010年南非世界杯,新浪网又故技重施,请来黄健翔和李承鹏推出《黄加李泡世界杯》节目,再获成功。

周二下午,乐视宣布世界杯进入“视频年”,乐视世界杯期间将推出覆盖全天的世界杯节目,要通过“直达用户”的运营理念让球迷参与到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同时,黄健翔、董路等众多名嘴也被乐视世界杯自制节目所“整合”。能够看出,乐视网准备利用世界杯实现当年的“四通利方式”崛起。

其实在互联网界盯住2014年世界杯的,不止是乐视,此前,各门户网站都发布了其世界杯战略,随着世界杯的如期而至,估计优土、爱奇艺等其他视频网站很快也会跟进。

互联网世界杯,没有“观众”只有“参与者”

从1978年中国人第一次通过黑白电视收看到世界杯至今,中国的世界杯年已经过了九个轮回、36年。这36年中,中国球迷历经了彩色电视机的录播、直播、互联网1.0时代的新闻轰炸、南非世界杯社交时代微博的洗礼……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观看习惯的改变,世界杯的观看史其实也是一部媒体变迁史,我估计,到2014年世界杯,将是网络媒介与电视媒介彻底分道扬镳的一年,而互联网公司最拿手的,还是用户互动。

如果让我预测,我会说出四点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一,2014年不但是世界杯年,还是中国的4G元年,移动互联大发展,世界杯的移动传播将大幅增加,电信运营商会在流量上为世界杯节目开绿灯吗?不是不可能;

第二,随着互联网电视的推广(包括电视和盒子),网络媒介将与电视媒介彻底分道扬镳。在以前,虽然网络媒介越来越重要,但仍然基本上是电视为主,网络为辅,主要是回顾、总结、评论、互动等拾遗补缺的功能,但今年,很多人将在互联网或互联网电视上观看直播;

第三,观众互动形式将发生变化,观众将从原来的纯观看变成参与者(Player),参与内容制造,其实在微博时代这已是大势所趋,今年将更加明显;第四,随着自媒体的兴盛,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将介入世界杯传播,一篇被广泛转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其影响力将不小于央视足球评论员的解说,赛事消费将变得更加长尾化。

2014,世界杯传播媒介变了

每一次传播变迁都会有一个新的媒体崛起,这次是视频网站的机会,前提是对世界杯传播要准备好,能抓住。比如转播权的获得,自制节目的制作,互动形式的创新等,都需要提前布局。而如果成功,或许将不止是在网站中出挑这么简单,很可能会使大批观众提前告别电视媒体。

这并非不可能。因为从观看体验上说,目前互联网电视的配置和网络带宽已经足够提供高于有线电视清晰度的节目,比如有线现在还处在720P时代,但互联网电视已经达到1080P的清晰度,这种对比下,如果都有转播权,观众很有可能会优先选择互联网电视。

从内容上说,互联网节目比电视节目更大胆,电视上还在说假话,解说员咆哮几次就会被轰出央视,但在互联网上,却可以说更多的真话,这就是互联网精神,另外,在电视时代,观众只是观众,但在互联网时代,却没有了观众,只有参与者,你可能通过谈论的方式参与世界杯,也可能通过花絮的方式参与,从论坛到微博到弹幕,这种“用户直达”的需求也只有互联网能够做到。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