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移动、广电获宽带牌照利少弊多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吴潇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7-25 09:33 
核心提示:而广电系统,显然缺乏建立和加强全国固定通信网络的实力,也不具备满足庞大市场需求的能力。仅以此论,移动和广电获得固网运营牌照,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实现价值运营,利少弊多。

近日,有消息称,“广电系统将成为‘宽带中国战略’的最大受益方,广电方面不仅将因“宽带中国战略”获得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而且还将获得固网宽带的运营牌照”。同时,有消息传出,称“中国移动已经同广电一起,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取得了固网牌照”。如此,中国的固网运营商将增至4家。如果传言为真,结果会如何,笔者认为需深入思量。

首先,随着竞争和改革的深入,宽带在持续降价提速。至于所谓的双寡头垄断,恐怕也站不住脚。君不见现在很多小区、学校、机关的门口,宽带通、电信通、长城宽带等所谓的二级宽带运营商,均以自身的低价和快速的服务,持续蚕食电信和联通的市场,如北京就至少有六七十家二级运营商,持续渗透各类社区和市场。而尴尬的是,这些所谓的运营商并无宽带运营资质,很多却已经规模颇大。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宽带市场并非一家独大或双寡头垄断,而是呈现一个相对自由竞争,实则对各类运营企业均不公平,又让监管者颇为尴尬的状态。因此,移动和广电获得固网宽带运营牌照,并不能降低固网通信成本和价格,对宽带市场格局影响有限。

其次,有消息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将对中国移动和广电进入宽带运营市场带来机会。事实上,广电在获得固网牌照之前,已经将宽带运营形成事实,在北京等城市,客户申请有线电视的同时,可以同时申请安装宽带和IPTV等服务。而中国移动也通过铁通在持续扩大固网市场,甚至开始大规模建设骨干传输网,以应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固网运营需求。从投资角度看,固网宽带的运营,依赖于庞大的骨干网和传输网,建设非一日之功,投资也非小数目。中国移动依仗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可以持续投入铺设固网基础网络,但从国家角度讲这种重复投资会造成对国有资产的消耗和浪费。而广电系统,显然缺乏建立和加强全国固定通信网络的实力,也不具备满足庞大市场需求的能力。仅以此论,移动和广电获得固网运营牌照,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实现价值运营,利少弊多。

其三,从长远考量市场格局,目前市场格局存在两种极端的模式,一种是由于缺乏竞争造成垄断或寡头垄断;另一种是由于门槛过低导致的数量庞大的企业无序竞争。面对移动和广电将获得固网运营牌照而言,这两种结果都有可能出现,一是移动和广电进入宽带市场后,移动借助其庞大的移动用户群和营销成本,迅速将移动用户加载固网宽带产品,一家独大的范围从移动通信扩展到固定宽带市场。二是移动和广电进入宽带市场后,当前数量众多的二级运营商更可方便的从两家购得宽带运营的网络资源,引发进入门槛降低、价格套餐无序、市场竞争更为混乱的乱象。所以,如果两家获得固网宽带牌照,需谨防市场格局风险。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