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联通 >

联通宿命论:将成移动互联丛林法则牺牲品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作者:村泉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2-30 13:54 
核心提示:所以,上述的人事变动,只是联通对这些变局的一种本能性反应。然而就像广袤的非洲草原上的食草动物一样,联通如根本性改变电信基础业务基因,同样无法摆脱边缘化乃至首先消失的宿命。

“中国联通正在大规模调整!”

上周,这一消息被媒体竞相披露。与此前多次调整不同,这一场“人事地震”波及多位联通副总,他们分管业务出现了变化,根据IT商业新闻网多年的观察,这是该公司自2008年电信重组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变动。

巧合的是,在这一次人事变动之前,恰逢联通获得TD-LTE牌照及两位高管离职。这俨然成为多重隐喻。在3G和4G产业链构成的“天体系统”中,运营商的引力正在急速减弱,已渐渐偏离了原先运转的轨道。这在中国的传统“电信三巨头”里,尤以联通为甚。与苹果缔结的良缘已被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打破,高端用户黏性降低;尚未拿到梦寐以求的FDD LTE牌照,打破了4G“遗传规律”的联通有着难以为外人道的尴尬和风险;腾讯、阿里等“轻运营商”又会层出不穷......这一切都预示着,在未来电信业格局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时,业界担忧,弱势如联通,或将成为新的丛林法则的猎物和牺牲品。

所以,上述的人事变动,只是联通对这些变局的一种本能性反应。然而就像广袤的非洲草原上的食草动物一样,联通如根本性改变电信基础业务基因,同样无法摆脱边缘化乃至首先消失的宿命。

“开放共赢”背后的思维和能力缺陷

相对来说,联通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实力最弱。于是他们今年做了很多颠覆自己,期望提升自己的举动。4月时与搜狐视频合作推出包月视频流量套餐,二者各自分成;7月广东联通与腾讯牵手推出“微信沃卡”,成为首个与微信合作的国内运营商;在同一月,联通旗下信息化事业部和电子商务部合并,成立“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期望大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子渠道。

“这些动作,是联通贯彻其‘3G领先’策略的必然之举”,业内资深人士对IT商业新闻网记者分析,3G业务是联通最为核心的战略,也是其取悦资本市场的筹码,其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表现也尚可。但像“沃商店”、Wophone、“沃友”等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均处于失败状态。

也正是认识到了这点,联通同时采取的是“开放共赢”的办法。联通某高层曾说,联通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过去的电信运营商太封闭,别的互联网公司有他们的专长,比我们强,所以一定要合作”。在上述今年这些与互联网界合作之前,联通其实早与阿里、腾讯、微软等进行过合作。

“但联通在合作中只是作为‘管道’的角色登场的,风头明显被它的合作伙伴们盖过”,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说,这也反映出,联通在互联网思维和软件能力上的欠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去年年初在文章中指出,联通在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方面,可以说全线弱势,从软件标准、语言、操作系统、中间件、浏览器、微件一直输到底,几乎没有任何世界级的发明创新。联通做不强,主要就输在这里。移动互联网上所有都是拿来主义,没有IT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不能实现王勇新政提出的做强做优,连原来的做大做强都做不到,只好单纯做大。

实际上,从国外的情况看,海外运营商在“IT核心竞争力”上也仅处在摸索阶段。沃达丰2009年时曾在德国推出社交类互联网应用360,期望其能与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应用展开竞争,但后来遭到失败。另据媒体报道,去年沃达丰和西班牙Telefonica、法国Orange、Telecom意大利及德国电信也曾联合推出自有即时手机短信系统“Joyn”,正式向各种IM应用宣战,自去年推出以来,Joyn仅获得少量用户的支持。

在IT竞争力弱小,互联网基因缺失的联通,面对互联网行业日益强盛的巨头们的强势增长面前,人心思变也许已是必然。

内部的弊病

电信运营商在IT技术及互联网方面的改造失败,并不能反映联通全部的问题。与国外运营商不同,身为国有企业的联通,更大的问题还出在内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命运坎坷的联通是由好几家不同企业文化、不同管理理念、不同组织结构的企业“拼凑”而成,在文化的融合和组织效率的提升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上述的联通高管流失,就是此病症的典型症状。

今年早些时候,联通时科(联通下属公司)CEO翟一兵、联通电子渠道部副总经理林剑锋和联通研究院副院长童晓渝相继离职,本月,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周友盟和副总经理江大君也相继离职。其中翟一兵已于今年3月担任神州泰岳CEO,周友盟则加盟渠道服务商爱施德负责虚拟运营业务。

这些都引发了许多猜测。有不愿具名的通信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华为、中兴等电信设备商的员工,很多都在辞职以后加入了互联网公司,收入和发展空间立刻比之前好了很多很多,这些高管在业界有人脉、有资源,为什么还要在联通耗着?”(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